【Symposium | 研讨会】同济案例日:走进上海振华重工成功举办

案例中心     2023-10-30
 

        2023年10月13日,由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合作举办的“中德研讨会: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实现富裕和创新的前提/同济案例日:走进上海振华重工”在振华重工总部隆重举行。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谢恩教授,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Benjamin Reichenbach先生,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傅勇平、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主任陆建、振华重工副总工程师严兵、济南二机床集团董事长张世顺、宝钢工程技术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CFO、CIO)袁磊、美国AOS公司副总裁(中芯国际原副总经理)张佩英、山西安泰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王凤斌等企业家,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上海联络处首席代表Corinne Abele女士,德国驻华使馆劳动与社会事务主管Christian Steffen先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主任、人大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徐京悦副教授,艾伯特基金会上海代表处项目主管闫瑜,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闫淑敏教授、钟竞副教授、胡靖副教授、陈迅副教授,案例中心负责人李清海教师,同济经管MBA、EMBA、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德国交换学生等四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企业参观
01
严兵
       
         大家首先参观了振华重工的展览厅。振华重工副总工程师严兵为大家详细介绍振华重工的标志性产品创新,涵盖港口机械、海工机械、大重特型钢结构等。港口机械的产品创新包括双小车、双箱40英尺、3E-PLUS(更经济、更环保、更高效、更高、更强)集装箱起重机、自动化码头。海工机械的产品创新包括全球最大的12000吨单臂起重船“振华30”。其中,“振华30”起重船于2017年5月4日成功完成港珠澳大桥的首“秀”,顺利将6000吨重的最终管接头进行水下吊装。美国旧金山与奥克兰之间的新海湾大桥是世界桥梁史上难度最高、跨度最大的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桥,其桥身全部4.5万吨钢结构的主要承建方为中国振华重工。
         严兵是“2023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领军人物”等多个荣誉。他深耕海洋装备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30年,领衔“严兵浮式起重机创新工作室”攻坚克难,自主研发出多个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海上大型浮吊,助力港珠澳大桥等多项“世纪工程”建设,参与编写相关行业标准。
开场致辞
02
傅勇平
          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傅勇平首先致辞。傅勇平书记代表振华重工对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企业家、教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傅勇平表示,振华重工一系列大国重器、诸多创新产品出自高素质工程师、高技能人才之手,振华重工深刻感受到员工培训、继续教育是企业保持竞争力、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振华重工拥有3500多名技术型人才,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振华重工打造了“新航程计划”终身培养项目,包括启航、护航、远航、领航等多个阶段,覆盖新员工、业务骨干、重点人才、中高层的管理人才的终身成长。2019年,公司与同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2023年,振华重工与同济大学共同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振华重工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商之一。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已经实现了公司创始人管彤贤提出的战略目标:“有集装箱港口的地方,就要有上海振华生产的起重机作业”。振华重工是全球唯一一个能够提供自动化码头全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参与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建设。 
Benjamin Reichenbach
        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Benjamin Reichenbach先生代表研讨会举办方致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职业教育与培训。在德国,这个主题是一个长期深受关注的话题。对员工进行培训是德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传统,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也颇具影响力。如今,全球变局带来的动荡波及了工作和劳动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迫使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尽早放弃化石能源。同时,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但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与各方开展对话。Benjamin Reichenbach先生于2013-2016年担任艾伯特基金会驻委内瑞拉办公室主任,2017-2023年担任艾伯特基金会国际合作部亚太处项目联络官,负责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蒙古。
专题研讨
03
本次研讨会主要包含两大主题,
专题一: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框架条件;
专题二:企业中的员工培训与继续教育。
专题一
专题一讨论的问题包括:中德两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是怎样的?在该领域有哪些行为主体?工会发挥何种作用?
Birgit Thomann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国际职业教育部主任Birgit Thomann(托曼)女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基础与框架条件和工会的角色、流程以及挑战。在第一个方面,德国双元制教育框架的特点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既分工又合作。利益相关者包括工商会、社会伙伴、雇员和雇主协会以及政府。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成功建立在五大支柱上,即国家、企业与社会伙伴之间的合作、在工作过程中学习、普遍接受的国家标准、合格的职业培训人员以及制度化的研究与咨询。在被培训的学徒方面,每年有132万学徒进入国家承认的325种职业的培训;所有在职工人中,学徒工占比5%;93%的学徒工能够成功毕业。在企业(雇主)方面,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70%;所有德国企业中,20%承担职业培训,而且为学徒工缴纳社会保险;74%的学徒工被所在培训企业录用。由于职业教育的普及,社会总体失业率能够控制在5%以下。在工商会方面,工商会负责审核和登记培训企业、监督和审核培训课程、教育培训人员、组织考试以及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社会伙伴,包括工会和雇员协会,通过相互谈判以及与政府谈判确定职业培训企业承担部分的标准,涉及培训内容、培训工资、对企业培训部分的监督以及参加考试委员会。工会的作用包括两方面,参与培训的实施和管理、参与各级委员会。培训的实施和管理包括青年培训代表参加企业职工委员会、为青少年提供咨询和信息以及游说政府。参与的各级委员会包括考试委员会、主管机构(商会)的职业培训委员会、联邦州职业培训委员会、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委员会、监管程序专家组。国家是框架的颁发者,国家的作用包括与社会伙伴协商制定培训条例(企业实训部分)、定义职业学校的理论学习部分(教学大纲)、开展职业教育研究(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缩写BIBB)、为寻找学徒位置提供帮助(比如青年人、失业者和弱势群体)。归纳而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运营框架为:
         · 国家制定法律框架· 国家组织和承担双元制职业学校在校教育部分
         · 工商会和社会伙伴确定培训的范围和内容
         · 工商会作为主管单位对企业开展的培训进行监督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国际部承担职业教育欧洲和国际合作研究和咨询。该部门通过建立全球范围的伙伴关系和网络来加强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的国际参与,并且从事国际和欧洲职业教育的发展工作。         Birgit Thomann女士多年以来一直是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教育专委会的成员,自2010年以来担任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国际职业教育部主任。
闫淑敏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闫淑敏教授为专题一做了点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利益相关方都能够从中获益。从学员的视角来看,学员在职业教育期间有固定的收入;在毕业后有对口的工作;学员的毕业率高;学员结束职业教育之后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从企业的视角看,双元制教育可以节约成本,学员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学员毕业进入企业后马上就能接手工作,学员的流失率比较低。闫教授提出现有双元制教育可能面临的挑战: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传统技术工人的工作被AI替代的比例越来越大,在此趋势下,以培养技术人员为主的德国双元制模式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顺势调整。闫淑敏教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人际关系及工作与生活平衡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开发了数十篇相关案例。
Corinne Abele
         本专题主持人、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上海联络处首席代表Corinne Abele女士介绍了投资署和德国工商大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作用。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和德国工商大会在职业教育领域长期合作。德国工商大会是职业教育参与方之一,并为职业教育制订标准、提供认证。这些认证已在中国开始实施并得到企业和政府的认可。自1980年代开始,中国和德国就开始开展职业教育合作。德国在华企业非常有兴趣吸引并培训中国学徒,这些学徒不仅服务于德资企业,而且服务于中资企业。Corinne ABELE女士自1998年起就职于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大中华区,先后驻台北及北京,并于2014年起在上海任职。
专题二
专题二讨论的问题包括:员工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在企业中是如何实现的?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动力和目标是什么?员工培训面临哪些挑战(如员工接受培训后跳槽)?有哪些应对措施?
陆建
         振华重工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主任(党委组织部技术学院院长)陆建报告了振华贯穿不同阶段的高技能人才成长制度。公司现有高级技能人才1500余人。公司制定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办法》《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公司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评聘和使用机制:
         · 2019年获批上海市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单位;
         · 在中交集团职业技能认定中心指导下成立振华重工技能考核站;
         · 协助高技能人才做好补贴申领、户籍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保障服务;
         ·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先后补充热处理工、多工序机床操作调整工、制齿工、车工数控方向4个工种;
         公司通过校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模式:
         · 2022年公司与云南省怒江州兰坪职校签订了现场工程师“1.5年在校,1.5年在企”合作培养计划;
         · 与上海开放大学等高校合作,创建高起专、专升本的学历提升渠道。         振华重工优化高技能人才成才环境,每年举办“振华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创建15个劳模工匠工作室,以发挥高技能人才的示范作用;公司推进了“新8级的制度”,开展技能工人的考评。公司尝试技师加工程师合作模式,让技师有机会通过理论学习成为工程师。         公司重视培训老师队伍建设。公司培训中心有20多名专职老师,140多位兼职老师,这些培训老师分布在各个生产基地。公司对于培训老师提出6点要求:心术要正、头脑清晰、肚中有货、手脑协作(能做能写)、嘴巴能讲、脚下能走。
Christian Steffen
         作为专题二的点评嘉宾,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社会和劳动事务负责人Christian Steffen先生介绍了德国政府对员工培训、职业教育提供的支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政府的专业团队提供了一系列服务,包括定制化职业教育等,以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的团队系统审视企业各方面,确定对企业发展有利的新技术、需要开设的新职位,并提供外部支持和专家、制定培训框架。Christian Steffen先生自 2020年11月起负责德国驻华大使馆劳动与社会事务。他是经济、政治和行政管理领域的众多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的成员,曾于2005至2015年在法兰克福和斯图加特的德国金属行业工会(IG Metall)担任过各种职务。
互动交流
04
张世顺
         济南二机床集团董事长张世顺认为,振华重工员工培训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尤其是振华重工对员工在高升专、专升本学历提升方面所做的努力,打通了沪苏两省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可通道,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张世顺董事长同时指出,中国如何让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还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济南二机床持续数十年,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追求并实施“打造国际一流机床制造企业,塑造世界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冲压设备进入世界一流企业阵营,产品出口到美日欧等世界制造强国,客户涵盖了比亚迪、通用、大众、福特、奥迪、日产、标致等世界知名车企。济南二机床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托高级技工学校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济二高级技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其“双元制”培养模式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学校专业设置、授课和实训内容根据济二市场和产品需求及时更新。学校被山东省人社厅批准为山东省新型学徒制试点企业十六家合作院校之一。 张世顺董事长获得“全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山东省信息化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主导完成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20项,担任全国锻压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机床协会轮值理事长。
袁磊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副总经理袁磊表示,研讨会的主题也是宝钢特别关注的,尤其是企业承担的70%的培训任务如何做好,每家企业都应该探索自己的道路。宝钢非常重视高技能人才能力和知识的传承,“中国宝武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云平台及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涉及的一项工作是把有数十年工作经验高技能人才的经验和技能通过数字化技术存贮并传承。袁磊副总经理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2022年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宝武工程数字化设计交付云平台及数字化工厂建设”负责人,该项目研发成果在2023年6月由中国金属协会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
王凤斌
         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王凤斌常务副总经理认为,振华重工对于培训讲师提的6点要求非常到位,尤其是跨越3000公里开展职业培训,实属不易。作为民营企业,山西安泰控股集团能够生存和发展,重视职工培训是一个关键要素。早在1998年,公司就提出“十年人才战略规划”,对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给予技能津贴,获得职称的职工享受相应的待遇。山西安泰控股集团职工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荣誉。2022年10月,现代学徒制安泰模式列入国家职教改革和国际交流合作典型案例,并在国家教育电视台职教频道专题报道。2022年11月,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风斌当选教育部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2年12月,“现代学徒制高职煤化工技术专业‘安泰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山西省教学成果(职业教育)特等奖。2023年元月,安泰控股集团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一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企业。2023年10月,安泰申报的《“1+N”人才育成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一届(2023年)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
张佩英
         美国AOS半导体公司副总裁,中芯国际原副总经理张佩英女士认为,中芯国际初创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法值得借鉴。2003年初,张汝京博士在上海张江创立了中芯国际,为使国内半导体人才快速成长,中芯国际采取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从2003年开始,中芯国际与上海大学合作开设 “高升本”“专升本”和专科三个层次,开设专业包括微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等, 有1000多人毕业。中芯国际的职业培训分技术类与通识类,公司规定每人每年至少要上40小时的课程。除此以外,中芯国际还与其它知名高校合作培养硕士和博士。通过培训员工有了归宿感,工作更积极,骨干队伍更加稳定。职业培训为中芯国际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输送了人才。离开中芯国际后,张汝京博士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需求出发,先后创办了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在创业和担任企业高管过程中,他尤其注重人才培养。 
刘希胜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2020级MBA刘希胜提出问题:作为制造业的企业,振华是否也有招工难的问题?如何解决?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傅勇平坦承,振华也有招工难的问题,但振华有系统的解决方案,核心是给工人“真金白银”的待遇以及培训机会。   
曹磊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2023级博士生曹磊提出问题:振华重工最近入选“央企ESG·先锋100指数”,公司如何培训员工,使员工有知识和能力助力企业的ESG(环保、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傅勇平做出直接回应,振华在ESG方面的作为可以归纳为 “重视”和“真金白银”。公司主要领导动员全公司的力量、调动外部资源快速高效解决重大环保问题;公司设置专门的环保岗位,招聘环保专业毕业生,派员工去高校进修环保课程;长兴分公司近年的环保投入达到7亿元,每年环保运营费用超过4000万元。
总结
05
谢恩
         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谢恩(主持工作)教授代表研讨会/案例日举办方做了总结发言。谢恩教授再次感谢振华重工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企业家、兄弟院校的教师专程来上海参加研讨会/案例日活动。“中德研讨会/同济案例日:走进振华重工”为同学们创造认识企业、与企业高层对话交流的机会。本次活动践行同济经管“创造管理新知,造就业界精英,践行持续发展,应对全球挑战” 的使命。学院的愿景是“成为培养卓越管理人才,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知名商学院”,与参与本次研讨会/案例日的世界一流企业同行,是学院建设全球知名商学院的重要举措。对德合作是同济大学、同济经管的重要特色,学院将一如既往,推动与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等德国机构、高校、企业的合作。
李清海
         同济经管案例中心负责人李清海再次感谢各位企业家、教师、同学大家的参与和支持,研讨会/案例日得以成功举行,离不开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的真诚合作以及振华重工各位领导、专家的鼎力支持。李清海诚邀各位企业家、教师和同学参加于2024年4月13日举行的第五届”同济案例日”,以及后续”同济案例日:走进企业”系列活动。“同济案例日”由同济经管案例中心主办,MBA/EMBA中心、本硕博中心协办。
同学感悟
         非常感谢学院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举办的这次企业交流活动,让我们有机会结识了很多业界专家、资深老师和优秀的同学。震惊于有如此多角色参与到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包括雇主、职业学校、工商会、工会、雇主协会及国家,其中国家负责整体培训方针政策的制定,其他相关方负责雇员的培养、审核培训内容、监督企业培训过程、组织考试等等,可以说是举全社会之力来培养技能人才。在中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还没有认识到企业培训的价值所在,“双元制”教育模式在中国任重道远。但惊喜的是振华重工等优秀的公司已经在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振华重工与云南省怒江兰坪职校开展了“1.5年在校,1.5年在企”的合作培养,不断地培养优秀人才,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振华重工紧随市场发展,积极推动ESG工作,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层面取得了非常多的创新成果。衷心感谢振华重工的热情招待。

— 同济经管2023级MBA全日制班 边时玉

         走进振华重工的一天很有收获,作为在本职公司负责一线员工培训的培训师和工会委员,当天参观讨论的内容与我的工作十分契合。振华重工通过大师工作室的形式将“工程师”和“技师”两者有机结合,让制造业人才的知识持续更新,不断提高。作为一名本科毕业就在制造业工厂工作的人,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实际动手无法感受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工程师的成长也会遭遇天花板。

         振华重工与大学合作,为有意向提高学历的职工提供了专升本的课程。作为工会委员,振华的做法为我所在公司的工会工作开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感谢学院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的精心组织,祝同济案例日活动越办越好!

— 同济经管2023级MBA综合5班 李林源

         在2023年4月举行的第四届同济案例日,振华创始人管总给我们讲解了振华重工的发展历程、创新变革和大国重器,以及振华重工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强劲动力。振华重工是令人尊敬和值得研究和学习的优秀企业。通过“中德研讨会/同济案例日:走进上海振华重工”,我得以深入了解振华的核心能力,增长了见识。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要求不断提升,对企业的环境治理、产品生产应用全过程中环保要求也逐步提升,有的标准极为严苛,对跨国公司的要求更高。振华重工成立了专项环保工作组进驻各个生产基地,体现了振华作为央企的责任担当。

         感谢学院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的精心组织,活动让我收获颇丰。前几届案例日我都参与了,祝同济案例日活动越办越好!

— 同济经管EMBA51班 徐吉林

         这一次的研讨会/案例日是 “妥妥的”见识之旅!第一,见识了好企业,振华重工所展示的12000吨起重船等产品,无不彰显着这家企业厚重的技术积累与锐意的创新精神。第二,见识了好制度,聆听着中德企业管理者与研究人员讲述的员工培训制度,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融合雇主、雇员、商会等五大主体以促进员工提升,还是振华重工的“技师+工程师”联动培养,双边赋能的模式,都能窥见两个制造大国的企业管理智慧。第三,见识了好老师,无论是各位教授还是企业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实践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观点,印象最深的是振华的傅总所提到的,“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是解决制造业环境问题最好的办法,耿直且真切,这种不讲故事讲实事的精神,正是中国实体经济扎实发展的最佳写照!

         真心感谢学院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组织的丰富活动,希望下次能有更多时间与企业家们互动交流!

— 同济经管2023级博士生 曹磊

         这是我第一次通过产教融合的案例日活动走进企业,整个活动不可不谓精彩。大部分研究生可能都是从学术文章、专业书籍与新闻报道中了解一家企业,所了解的知识、构建的管理理论是以学者、媒体人的讲述为基础,而这次活动提供了一个深入企业的机会,让我能够近距离感触企业的风貌,并与企业家们面对面接触和交流。当我站在严兵副总工程师旁边听他讲述打造大国重器的过程,我心潮澎湃,赞叹振华重工突破关键技术难关的毅力与决心。当我坐下来聆听傅勇平、陆建、张世顺、袁磊、王风斌、张佩英等企业家们在人力资源建设与企业管理中的心得与体会时,我又感慨中国企业家切实在员工培养上下了很多功夫,探索了很多好模式。此外,几位德国专家的分享让我感受到这个工业强国全社会在职业培训上所做的努力与付出。总之,这次案例日活动让我收获很多,真诚感谢学院和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FES)上海代表处的精心组织,祝同济案例日活动越办越好!期待再次参与!

— 同济经管2023级博士生 王铁勋

         虽然我只是一名大二的本科生,但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参加案例日活动。同济案例日为经管学院老师和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师生走进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发展中积累的经验、遇到的困难。在本次研讨会/案例日上,中国企业家、教师与德国同行互相介绍中国与德国在员工培训方面的经验,大家收获良多。我也对相关领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明白了在未来的学习求职中所需要的知识和品质。最后,非常感谢学院、艾伯特基金会和振华重工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机会!祝同济案例日越办越好!

— 同济经管2022级本科生 王南山

       On October 13, 2023,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attend a collaborative event at ZPMC Shanghai Zhenhua Heavy Industries, which was organized by Tongji University’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Friedrich-Ebert-Stiftung (FES) Shanghai Office.

 

        The event began with a presentation about ZPMC Shanghai Zhenhua Heavy Industries. While my comprehension was somewhat limited due to my basic proficiency in Chinese, I could sense a feeling of pride and importance throughout the room, underscoring the company’s achievements.

 

         The second segment was a Sino-German seminar focusing on Employee trai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Being of German origin, the details of the German trainee system were familiar to me. Yet, the structured delivery, combined with the genuine interest shown by the attendees, highlighted the value of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I believe it was a fantastic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the system and the great opportunities it presents.

 

       The evening concluded with a dinner, which I personally found delightful. The variety of delicious food and an elegant setting offered the perfect atmosphere for engaging conversations. This time allowed for deeper connections and insightful exchanges on the Sino-German collaborative landscape.

 

        In reflection,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richness of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s. It underscored that collabor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can offer mutual benefits. It was a remarkable experienc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and beauty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Exchang Student from TU Berlin

       On October 13th, I attended the ˋSymposium  Tongji Case Day: Dialog with ZPMC´. The Symposium wa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strategies for training employees in order to change business environments with a specific focus on Germany and China.

        Upon our arrival at the ZPMC company, we first got a guided tour through some of ZPMCs manufactured port machinery models.

       Following the tour, we gathered at the conference room where presentations were given informing about topics such as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and opportunities in both countries. These were followed by two discussion rounds regarding how to implement certain strategies and what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will be encountered.

      One noteworthy aspect of the Symposium was the use of interpreters who facilitat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erman and Chinese participants. This was very convenient and allowed everyone to speak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The interpreters did a really good job, making it easy for everyone to follow.

      Overall, I really enjoyed the event and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to be a part of this Symposium.

      I believe that this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 since well-trained employe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a business. In Germany there are dual study programs where students get very good training from companies already during their studies. China is also adapting similar strategies to provide employees with valuable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refore, I believe that the exchange between Germany and China presents a mutually beneficial opportunity.

—from TU Munich

                                                              供稿:同济经管案例中心编辑/审核:同济经管MBA中心、本硕博中心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