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快报】刘兴华:数智化建构国际贸易新形态 跨境电商可从八方面综合推进
发布时间:08-13-25

编者按: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美国关税冲击波持续、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进行时……诸多变局之下,洞悉“危与机”,把握规律与趋势,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南方财经投资传媒特此推出系列专访,聚焦宏观前瞻视野与微观产业洞察,力图为读者提供穿透周期的思考。

当前,逆全球化、美国关税政策以及经济的不确定性,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几大关键因素。

“数智技术不仅正在改变传统的货物贸易形态,解构传统的关税壁垒甚至非关税壁垒,而且也使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产生新的运作方式,从而建构国际贸易新形态。”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兴华接受南方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将向全球价值网(Global Value Networks)演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智技术及其产业生态将重构国际贸易形态和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刘兴华进一步表示,在数智时代,跨境电商将穿越关税战的硝烟,找到一片又一片新的蓝海,为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开辟新的广阔天地。

 

数智技术赋能   国际贸易建构起新形态

南方财经:最近一两年来,关于贸易摩擦和逆全球化的讨论越来越多。在你看来,我们如何用宏观视野去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走向?

刘兴华:纵观人类文明演进史,人类社会一直在人性需求的牵引下,在好奇心的加持下,沿着三条路径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一是物质和能量的采集、加工、传输和利用,这是人类体力的扩展和延伸;二是信息和思想的采集、加工、传输和利用,这是人类脑力的扩展和延伸;三是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存质量(包括精神质量)的改善,这是人类健康水平和精神素质的扩展提升。千百年来,人类社会沿着这三条路径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创新成果,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协作范式、贸易范围、治理体系等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在500多年前,人类社会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地球在人类的地图上才开始真正被画成圆形,由此发生了民族国家的一系列竞争和演化,出现一系列推动时代进步的思想变革和制度创新,产生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开创了一系列全新的商业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和全球协作模式,人类社会开始走上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全球化不断迭代升级。

二战结束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新一轮全球化,更是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繁荣。

沿着技术革命、产业变革和全球化路径来观察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看到,如今人类社会正在迎来继大航海时代以后又一个新的大变局,其重要特征就是数字智能化、绿色低碳化、人机互动化。与之相对应,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大智能、大能源、大健康时代。于是,人类历史上曾经形成的三条演进路径,如今正在实现有机融合。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设备正在使制造业更加个性化和柔性化,同时也使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无差别化,无人工厂、无灯车间将大量涌现,而生产性服务业将更加发达,“微笑曲线”也将变得更加弯曲。至于3D打印这种全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对传统制造业产生革命性影响,个人用户既是消费者,同时也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每一位大模型的使用者,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大模型的研发训练者。现在人们出行时使用在线导航地图,这已经司空见惯。实际上,在线导航地图的每一位使用者,同时也是地图的绘制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某些国家发动的贸易战虽然正在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但是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以后,我们回头来看,这仅仅是一个历史插曲。在人性需求和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一定会生生不息。

 

南方财经:从技术赋能的角度看,您觉得数智化生态将如何构建国际贸易新形态?

刘兴华:数智技术不仅正在改变传统的货物贸易形态,解构传统的关税壁垒甚至非关税壁垒,而且也使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产生新的运作方式,从而建构国际贸易新形态。

在生产组织形式和知识产权交易方式上,将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像GitHub这样的平台上保存并且共享程序代码和数据,彼此拥有松散但又有序的协作关系,没有明确的个体来主导经营,也没有下达指令的上级。越来越多的个体依靠功能特色各异的平台开展跨国跨境协作,共同创造并分享财富和价值。

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来临,全球价值链网络化、去中心化和产业边界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将会向全球价值网(Global Value Networks)演进。

在全球价值网背景下,数智技术及其产业生态将重构国际贸易形态。一是跨境电商崛起,B2B与B2C融合,使交易模式发生变革;二是智能化和自动化优化了供应链管理。智能供应链系统可实时监测市场需求,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三是数智技术使企业能够及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偏好,实现精准营销;四是金融科技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安全、便捷、多币种的跨境数字支付方式。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助力实现供应链金融自动化和透明化,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五是数智技术将有效提高贸易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

 

八大方面综合推进  迎接数智时代跨境电商新未来

南方财经:最近几年来,中国跨境电商有哪些新的变化?为何有这样变化?

刘兴华:近年来中国跨境电商逆势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额不断攀升,成为全球电商领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体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全球化的本质规律。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我们国家近年来数字智能产业生态的构建。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字中国发展指数。2024年数字中国发展指数为150.51,同比增长10.65%。中国的数字经济指数如今早已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而且已经超过绝大多数发达国家。

2024年1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提升“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实施成效,加快5G与工业的融合渗透,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创新发展。预计到2027年,“5G+工业互联网”广泛融入实体经济重点行业领域,网络设施、技术产品、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与这些关联的是,我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统一大市场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创造的人才红利,将为跨境电商和新型经济全球化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南方财经:我们应如何去迎接数智时代跨境电商新未来?

刘兴华: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未来到底如何,取决于我们当下做什么、如何做。

在数智时代,全球贸易发生新变化,跨境电商如何发展?

一是培育完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继续增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鼓励在综试区内新建一批集原料生产、加工制造、物流仓储为一体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众多小微企业积极依托综试区和产业园扩大出口,在海外拓展新商机。

二是实行关税优化和成本控制,适度开展智能拆单与海外仓布局,同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探索中转模式和途径的迭代创新。

三是进行市场多元化拓展,适度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努力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特别是努力拓展RCEP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市场。不仅要让中国产品走向全球,同时也要布局全球市场,买全球卖全球,赋能各国中小企业的产品进入中国乃至全球市场。

四是开展社交电商与内容营销,形成“内容引流-平台转化”生态,让电商与内容双向赋能。

五是推动数字化技术创新。我们已经看到有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已经利用AI选品系统,实时分析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趋势,预测爆款商品,同时还利用区块链溯源使商品从工厂到海外仓的全链路数据上链。

六是开展近岸供应链布局,建设海外组装中心,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有关区域贸易协定规避关税壁垒,同时强化供应链的柔性化快速反应能力,使传统外贸“大进大出”模式向“小批量、多频次”转型。

七是跨境电商及其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企业要密切关注政策形势变化,不断增强对各国监管税务、文化习俗、法律规范的把握和适应能力,保持合规经营,避免因违规行为导致的罚款、货物扣押等风险。

八是依托国内普通高校和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培养兼具外语、贸易、法律、技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

 

来源:《投资快报》2025-08-12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