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介绍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类教育始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开办此类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1984年成立经济管理学院,1998年与商学院合并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先后获得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EQUIS)、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AMEA)、项目管理协会全球认证中心(PMI-GAC)等国内外权威认证。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位列A+;工商管理学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获评A+;管理学和工商管理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100,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前五名;经济与商学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称ESI)全球排名前1%。所有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当前,学院正在过去40年发展的高起点基础上,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三化”赋予传统学科发展新动能,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平台搭建等方面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深化国际合作,打造经管学科的新质生产力;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争做国家重大复杂工程管理的引领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企业创新转型的推动者、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者,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主动担当作为。未来,学院将以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学科专业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近年来,学院布局战略新兴与交叉学科领域,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加强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协作,设立双学位项目和创新试验区;与多所香港高校签署数智人才本研贯通联合培养协议,实现两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产教融合引入建构金融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的深度融合。在各类竞赛中,同济经管学子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增强综合实践技能,刷新荣誉的新高度。
目前,学院设有8个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经济与金融系、公共管理系、会计系、创新与战略系(筹)、组织管理系(筹)及市场营销系(筹);4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院设有8个本科专业、3个拔尖人才培养特区项目(双学位)、10个学术型硕士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专业学位、高管教育。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入选者等组成的一流师资队伍。学院教师接连荣获第七届管理科学奖特殊贡献崇敬奖、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被引学者名单等,在专业领域的贡献获国内外高度肯定。学院现有师资167人,其中教授57人、副教授64人、海外博士学位教师44人。
科研实力
学院坚持“四个面向”,践行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开展面向“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学科战略转型,发挥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科研范式改革和学科跨越式发展。同时,学院强化优势学科、布局新兴交叉领域,系统推进基础研究和有组织科研,致力于将高质量科研成果向新领域、新赛道迁移转化,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政治经济学杂志》(JPE)等顶级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在UTD“商学院科研排名”中,学院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前十,彰显了经管学科全球领先的科研水平。
社会服务
学院依托学科优势,汇聚“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学院团队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开发新一代智能航班恢复系统,助力民航事业实现智慧化升级;聚焦城市数字化转型、智能社会治理,参与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上海杨浦)平台建设;为浦东东方医院、太原地铁2号线等复杂工程提供智慧建造、智能运维管理服务;主持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与运营筹备总进度综合管控工作;为雄安新区、港珠澳大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前海、上海徐汇滨江大型城市地下设施等30余个国家或区域重大工程提供技术攻关与咨询服务。
产教融合
学院全面推动学科特色与产业融合,培育开放创新、多方协同的产教深度融合新生态。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世界500强、国内专精特新及欧洲创新基地,落实校企合作成果,在实践实训基地、一流课程建设、高端论坛、全国性赛事、案例日、企业参访、移动课堂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搭建多类型校企合作平台。同时,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聚焦大模型融通的组织学习与创新生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以及中国企业国际化策略等,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整体方案。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扎根上海,放眼世界,不断提升对外合作层次,已与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每年为近千名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学院200多个全英文课程项目覆盖本硕博层次,为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各国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文化氛围。2024年,同济经管中德中心在德国柏林成立,中德中心将依托学校在对德合作领域的深厚积淀及经管学院的优质资源,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德学术界、产业界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