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阮青松等:四中全会信息催A股闯新高 科技股势领涨“十五五”
发布时间:10-28-25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發布後,A股士氣大振,上周五上證綜指順勢拿下十年新高,半導體等科技股高歌猛進。業界、學界受訪者指出,四中全會為「十五五」戰略作出多項重要部署,以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高質量發展動力為核心主線,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置於優先位置。鑒於資本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資源配置和價值發現、助力核心技術突破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料為「十五五」規劃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十五五」規劃建議所明確的產業發展路徑,將催生大量新資產配置機會,利於A股、港股行情演繹,其中硬科技、綠色能源、新消費等賽道被普遍看好。

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市場聯席主管合夥人湯哲輝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四中全會公報將「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這些政策導向將為A股、H股帶來結構性長期投資機遇,尤其利好硬科技賽道如半導體(設備、材料、EDA)、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商業航太、量子科技等板塊。

引導社保險資增配科技股

「今年以來,兩地市場科技股表現亮眼,A股硬科技板塊市值佔比持續突破,科創板『硬科技』屬性企業IPO募資佔比超60%,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均值達15%,顯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反映資本對創新和技術的賦能;港股今年亦迎來科技企業上市熱潮,多家晶片、機器人、AI公司正在IPO進程中。」湯哲輝預計,未來五年,政策面將從「供給端」和「需求端」雙向催化科技股行情,「從供給端看,註冊制改革深化料進一步降低硬科技企業上市門檻,『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包容度持續提升,將催生新一輪科技企業IPO熱潮;需求端亦將加碼,『培育壯大耐心資本』等政策將引導社保、險資、產業資本等長期資金加大科技股配置,破解『科技研發長周期與資本短期逐利』的矛盾。」

基於四中全會公報判斷,除硬科技股外,湯哲輝認為新消費、綠色經濟等領域同樣將迎來戰略價值重構。他建議,新消費股投資需緊扣「消費升級+科技賦能」,例如智能家電、健康消費等賽道,既契合公報中增進民生福祉的導向,也受益於消費復甦與數字經濟融合,港股新消費標的憑藉「品牌國際化+運營規範化」,或成為跨境資本配置重點。綠色經濟股則以「雙碳目標與產業升級協同」為核心,新能源、節能降碳、環保科技等行業,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加速發展,也將是未來的投資熱點領域。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阮青松亦對香港文匯報說,四中全會公報中的重要提法,將構成「十五五」期間資本市場的主線邏輯。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成為核心政策抓手,未來五年政策面支持有望更聚焦於硬科技、先進製造、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與資訊基礎設施等領域,A股市場的半導體、算力、工業母機、高端裝備製造,以及H股市場的中資科技龍頭與互聯網平台企業,均有望迎來成長機會。

綠色轉型或成為發展新賽道

同時,四中全會公報中還多次出現「綠色轉型」、「綠色發展」及「綠色化」等關鍵詞,在阮青松看來,這表明中國未來五年將在碳達峰、能源結構調整、綠色金融、清潔技術方面持續發力。在此背景下,新的能源技術發展和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將催生新的產業發展機遇。綠色能源、儲能、新材料、環保設備,以及與之相關的綠色債券、ESG投資或成為資本追逐熱點。

他亦留意到,四中全會公報民生主題排序較以往有所提前,凸顯國家對改善民生、保障民眾福祉的重視,意味未來五年政策面料為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提供支持,利好教育、醫療、養老及生活服務等產業股。

刺激消費或側重供給側創新

此外,四中全會公報強調 「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則利於國貨潮品、文體旅遊等新消費板塊行情。「這為理解『新消費』打開了新思路,『十五五』消費刺激政策或將更側重於供給側創新,通過創造新的應用場景和產品形態,來激發潛在需求。」阮青松舉例,AI驅動型消費(如AI個人助理、智能家居機器人)、銀髮經濟(涵蓋高端養老、健康管理、適老科技)以及情感體驗消費(如沉浸式文旅、本土文化品牌)等賽道,不僅會受益於市場自發增長,更可能獲得產業政策的引導與支持,從而迎來結構性成長機遇。

優質企業獲更暢通融資渠道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阮青松預計,「十五五」期間,註冊制料進一步趨於成熟,退市機制、資訊披露制度、和投資者保護機制也會趨於完善,這將有效提升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改善市場生態,為優質企業提供更暢通的直接融資渠道。資本市場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功能將顯著增強,同時也將在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鏈創新、綠色低碳投資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在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市場聯席主管合夥人湯哲輝看來,未來五年,資本市場制度體系有望向「創新包容」深化,進一步服務於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註冊制改革將從「全面落地」轉向「精準適配」,針對硬科技企業「高研發、長周期」特徵,持續提高包容性。資本市場料暢通「IPO—再融資—併購重組—退市」全鏈條機制,支持科技企業通過產業整合實現技術迭代,推動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資本市場資金端也將向『耐心資本』主導轉型,加強政策統籌,賦能科技產業。」湯哲輝認為,政策面料通過稅收優惠、長期考核機制等,引導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短期交易資本」向「長期配置資本」轉化,解決科技企業研發投入的資金穩定性問題;並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範圍與投資額度,吸引全球主權基金、養老金等配置中國新經濟資產,提升市場資金韌性。

 

摘自:香港文汇报 2025-10-27

記者 章蘿蘭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