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好而贡献?解开为数字技术开源社区贡献的“黄金配方”
发布时间:11-19-25

汪万, 蔡三发

《管理评论》 第37卷第3期 P78-88

 

推荐理由

数字技术开源社区是数字创新核心载体,但商业化使贡献动机转向商业与个体混合驱动,既引发开发者免费贡献公共产品与传统经济理论的矛盾,又因现有研究孤立考察单一因素、忽视内外动机组态效应及知识产权协议等社区特有因素,难以应对生态新挑战。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开源动因内涵,实践中为社区管理者提供强化外部效能等核心因素的策略,为个体提供通过财务报酬互补提升贡献意愿的路径,对推动开源社区发展与数字创新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汪万: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蔡三发: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创新与技术管理

关键词
数字技术开源社区;动机;自决理论;多元回归分析;fsQCA

内容简介

“数字技术开源社区贡献”是指个人在开源平台上参与代码开发、文档撰写、问题反馈等知识共创行为。本研究引入了基于自决理论与社会实践观构建的“胡萝卜-彩虹”理论框架。该框架将数字技术开源社区贡献的驱动因素划分为短期经济回报(胡萝卜维度)与长期价值追求(彩虹维度),具体包括财务报酬、职业发展、知识产权协议、外部效能、用户价值与社区支持六大因素。通过整合多元回归分析(MRA)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研究识别出三种导致高未来贡献可能性的动机组态,即“彩虹-职业”型、“彩虹-知识产权”型和“胡萝卜”型。

结果发现,外在经济动机并未排挤内在价值动机,外部效能在多数路径中发挥核心驱动作用。研究进一步提出“开源贡献动机组态模型”,为社区管理者优化激励机制、为贡献者选择参与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推动形成更具韧性与多样性的开源创新生态。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