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经济学家,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于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病逝,享年80岁。成思危生前为我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对成思危教授的去世,我院全体师生表示沉痛哀悼!
成思危教授1935年6月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思危教授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涉及决策科学、虚拟经济、创业与风险投资以及虚拟商务等。他系统研究了复杂科学理论与方法并致力于解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问题,创立了虚拟经济理论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实践,积极研究和推动创业与风险投资、虚拟商务在中国的发展,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教授在国际经济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尊敬。成思危教授于2008年获得加拿大国际委员会颁发的年度全球人物奖,2010年获得美国百人会颁发的杰出华人贡献奖,2011年获得亚洲基金会授予的“田长霖杰出学者奖”,2014年获得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自1998年担任我院名誉院长以来,成思危教授一直都关心着我院的发展,曾多次接见学院领导,听取学院工作汇报,为学院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并多次亲自到同济来做学术报告。
成思危教授最后一次到同济来是2012年10月14日,当时他为大家做了一场题为《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讲座。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成思危就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对策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实现由主要靠外需拉动转向靠内需拉动、由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由外生型动力向内生性动力三个转变;中国经济发展要处理好法治与人治、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他的思路清晰,不乏幽默,不时来点流行的俏皮话,博得大家的笑声。
成思危教授的座右铭是“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在经济学领域,他用渊博的学识和理性的思维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青年人才、探索理论前沿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其一生的才华献给了中国改革与发展大业。
成思危教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