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energy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人工智能对能源转型的影响: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07-21-25

Juan Xu, Yu Chen, Nan Yang, Shuai Shao*

World Development, 2025

推荐理由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挑战亟需能源系统的深度转型。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推动绿色清洁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有望成为驱动能源转型的关键技术力量。因此,系统评估人工智能对能源转型的潜在影响,已成为一项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议题。中国则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样本。作为设定“双碳”目标并高度重视能源转型的国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斐然,并持续推动着人工智能与能源转型的深度融合,因此成为了评估人工智能驱动能源转型效果的理想对象,其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徐娟 (Juan Xu):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教授

陈毓 (Yu Che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博士生

杨楠 (Nan Yang):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讲师

邵帅 (Shuai Shao) (通讯作者):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源转型;综合指数;城市;中国

内容简介

能源转型在应对全球能源与气候危机中至关重要,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其核心驱动力。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国家或省级层面,相对缺乏更具代表性的城市层面的系统性研究。事实上,城市消耗着全球66%的能源,排放了超过70%的二氧化碳,是能源转型的核心场域。同时,城市在创新资源上的天然优势,也使其成为了能源体系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关键载体之一。因此,从城市层面剖析人工智能对能源转型的潜在影响,兼具学术探索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

本文基于中国262座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从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及智能应用四个维度构建了人工智能发展综合指数,探讨了人工智能对能源转型的潜在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发展能够显著地促进能源转型。从城市类型看,这一促进作用在资源型城市、中东部城市中更为显著;从行业层面看,该效应在战略性新兴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推动绿色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推动能源转型。然而,当人工智能发展到较高水平时,有可能引发能源回弹效应,从而表明在利用人工智能推动能源转型的同时,也需要审慎评估和管理其潜在风险。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