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陈强:助力科创中心建设,上海高校如何发力?
发布时间:04-24-15

                   作者:陈强 常旭华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应是沪上高校必须直面且给出积极应对的重大时代命题。

  准确判断全球科技发展趋势,把握重大科技发展方向,布局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决策咨询中心……科创中心建设需要大批具有理性思维、专业知识和务实进取精神的优秀人才。对上海而言,高校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应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仅需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同时要创造条件和环境,有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上海高校要敢于正视“短板”

  大学理应是知识高地和人才高地,在夯实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知识基础方面,大学应该发挥核心作用。但从上海高教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教育或科研水平,我们与先进国家、地区的高校仍有不小差距。

  上海目前共有68所高等院校,其中“211工程”院校10所(含“985”院校4所),在校大学生总人数已超过50万。但从全球范围看,2009-2014年间仅有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进入过世界前200名(注:根据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统计)。

  不仅如此,上海高校在国内高等教育第一梯队的位置也逐渐动摇。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近一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上海高校只有7个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一,不仅远低于清华(14)、北大(16)及人大(9)等北京单所高校,甚至不及江苏(13)和湖北等省(10)。此外,2013年公布的首批14家“2011协调创新中心”名单中也没有上海高校,直到第二批才榜上有名。

  比起这些“显性”的、用数字就可以说明的短板,来自于科研体制机制的瓶颈,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束缚了高校的手脚。

  这首先表现在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上。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离不开国际化高端人才的支持。而目前,很多沪上高校或多或少存在着高层次人才分类标准不科学、人才激励机制搭配不合理、跟踪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比如,不少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时,选拔指标缺乏兼顾学科之间差异的弹性,高层次和高水平人才界限不清,同行评议作用发挥不足。有些高校仍在“因人设岗”,而非“按需设岗”、“按岗引人”,遴选程序往往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缺乏应有的严谨性。教授委员会对引进人才的面试有时只是“走过场”,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教授签名即可。有的高校在引进工作中缺少必要的背景调查和重大问题一票否决机制,导致引进失败。

  另外,有些高校对引进人才提供优厚待遇,导致引进人才和现有人才之间待遇和机会不平等,造成高校花重金引进人才的同时,一部分原本相当有潜力的人才心态失衡,不得不另谋高就的局面。有些甚至陷入人才队伍越引越差、越差越引的恶性循环。

  

在科技成果转化上要有“大动作”

  再从科研成果转化看来,目前,上海高校拥有175个研究与开发机构,平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名列前茅,专利出售保持相对领先性。但与世界其他创新城市相比,上海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仍有差距。

  坦率地说,上海高校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意愿并不太高。除了评估导向之外,一方面,高校对在校师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相对不足,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氛围不够浓厚,高校教师的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严重。另一方面,上海企业购买科研成果意愿不强,跨国公司受制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民营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承接能力又不足;再次,上海尚未完全建立起科技成果转化的顺畅渠道,缺乏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经理人队伍,政府审批尚未完全退出高校技术转移市场。

  目前,除了盛知华知识产权服务公司等少数从事技术转移的机构获得成功外,大多数沪上高校的技术信息流动机制不强,不太重视传统的专利技术转移。高校技术转移信息平台建设严重滞后,有些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目前甚至都还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站。另外,市场秩序维护力度不足,高校、教师、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起诚信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成本过高——这些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都影响了科研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

  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技术源泉,也是与国外高水平科研组织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群体。因此,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应充分发挥高校技术中转站的作用,强化高校引入国外先进理念、方法及技术的功能,从体制机制上为知识成果转化创造优越环境。

  当前,政府部门须加紧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在坚持现有优惠政策的前提下,进一步下放高校知识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比如,可试点教师发明共有产权制度,甚至有条件地将科研成果所有权下放给教师本人;在上海全面推广《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取消对高校科研成果处置的审批,技术转移收入留归高校自主支配;区别对待高校职务发明和企业职务发明,探索职务发明双轨制;改革专利资助政策,联合实施后资助和定向资助机制;注重高校科研成果的外部效应,建立教师科研成果的强制披露制度。

  强化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上海高校应协同其他主体,主动对接上海优先发展产业的技术需求,减少由于转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损失,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推动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众创空间应优先布局在高校周边

  服务科创中心建设,上海高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也应“有进有退”。

  现代高校学科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层出不穷,日益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呈现出学科群和大专业的特征。基于此,在科学研究方面,上海应进一步加大对沪上高校的基础研究投入,鼓励高校加强前沿领域的自由探索性研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高校和企业开展学科发展、产业需求及人力资源缺口的预测,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紧缺人才需求的拟合前置。总之,要努力实现高校学科建设与科创中心优先扶持产业相配套,通过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弥补紧缺人才的缺口。

  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结合众创空间的建设,同样需要上海高校拿出智慧和眼光。

  高校和众创空间的地理联接可促进高校知识溢出,譬如,杨浦区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就是高校知识溢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板,2014年总产出达到264亿元,产出强度之高在全球范围内也很罕见。

  因此,服务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应优先将众创空间布局在高校周边,盘活高校科技园、孵化器等成熟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网络资源,推动高校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此外,要挖掘高校资源潜力,鼓励高校为各类创客提供专业化的实验平台和创新资源,建立众创空间评价体系,对考评合格的组织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提供财政支持。(本文作者分别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原文地址: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5-04/24/content_44.htm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