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名望:建议供给侧改革莫忽视需求管理
发布时间:02-29-16

寒假期间,重读两部经济学典籍,想到近期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供给侧改革的热烈讨论,在此想梳理一下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发展脉络,谈谈对供给侧改革的一点建议。

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标志着经济学诞生。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体系有个公式,即幸福=效用/欲望。在这个公式中,“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感,也就是“供给”,产品或服务越丰裕,人们的幸福感就会越强。“欲望”是指需求,需求越大,欲望越强,人们的幸福感就会减弱。在亚当·斯密时代,社会的核心问题是供给,即如何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解决产品供不应求问题。其时经济学家们笃信市场的力量,相信“看不见的手”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迸发丰富的产品或服务供给,且供给可以自主地创造需求,这就是古典经济学。

工业革命之后,供不应求的局面快速扭转,人类社会总体上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供需持续失衡,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随后凯恩斯主义诞生,其核心是“需求侧”,主张刺激有效需求,认为需求能够决定供给,拉动经济增长,主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学。

到了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次经济危机。高通胀、高失业的滞胀现象出现,经济增长乏力,凯恩斯主义失效。为了应对这次危机,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采取了供给学派的观点,实施了减税或国企改革等措施,让经济回归繁荣,这就是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清晰地发现:供给和需求一直是经济运行的两条主线,供求平衡一直是各国经济政策所追求的基本均衡。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增速放缓的总量问题,更是供需失衡的结构性问题,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错位同时存在。一方面,就需求侧看,有效需求要满足“有需要”和“有购买力”两个基本条件。由于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等原因,对低收入阶层,面临的是“有需要”但“没有购买力”,即“买不起”。这种差距在房产购买方面比较突出。对高收入阶层,则是“有购买力”但“没有需要”,或者需要的商品或服务国内没有供给,即“买不到”。例如对品牌服装或某些高档消费品,高收入阶层往往通过出国旅游或海外代购的方式实现购买。另一方面,就供给侧看,有效供给需要满足“生产得出来”和“卖得出去”两个基本条件。但目前看,有些产品“生产得出来”但“卖不出去”,即“产能过剩”。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传统行业,例如中国钢铁产量占全球钢铁总产量比例居高不下,仅仅中国的钢铁产量就能满足全球需求,导致中国一些钢铁企业处于“僵尸”状态。有些产品则是“卖得出去”但“生产不出来”,即“没有产能”。这种情况主要是高精尖产品,例如仅仅计算机芯片,中国2015年的进口额就超过2000亿美元。

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错位同时存在。因此,我们要尊重中国实际,建议在谈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不要忽视了需求管理。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教授)

转自新民晚报:https://xmwb.xinmin.cn/xmwb/html/2016-02/27/content_2_1.htm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