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03-19-16

对于当今上海而言,“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并不仅仅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层面,也不止是对“上海制造”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倡导“工匠精神”,归化全体“新老上海人”的职业行为,让大家都能集中意愿和能力,去做好“分内事”。

0e0fa79a-0aa6-453c-ab54-1d032ef5191a

【编者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是什么?现代“工匠精神”有哪些新内涵?上海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研究的同济大学陈强教授给上海观察“思想汇”栏目撰文,细述“工匠精神”的前世今生。 

装开关角度“走偏”是小事吗

有一个习惯,不知是何时养成的:每次出差,总会去注意宾馆房间里的开关和插座安装得是否水平。国内的情况总有些不尽如人意,一些开关和插座安装得横不平、竖不直,有的甚至斜了15—20度。这说明了一个情况,我们的安装工人、现场监理以及施工验收人员并没有认为这样的“走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觉得只要不影响使用就可以了。想想也是,开关只要能开关,插座只要能取电,装得斜一点确实无关紧要。可是,别的国家也是这样吗?

由于工作关系,去德国、日本的次数比较多,也习惯于观察同样的细节,发现基本没有例外,所有的开关和插座都横平竖直。所以,我在想,关于安装、监理、验收等各个国家都有相应的程序和标准,除了这些硬性的制度约束外,我们是不是还缺少一种认真做事的职业素质?或许,这就是当下热议的“工匠精神”。

05ba7ad5-fdda-4417-8af4-051fa7561e93

一位业余造琴师在车间里测量钢琴音板。  新华社 发

“工匠精神”是什么?对于这一概念的解释正越来越清晰化,坚持不懈、精益求精、高度专业化、踏实、耐心、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等成为其题中应有之义。不少人认为,中国自古以来不乏优秀工匠,从万里长城、都江堰、赵州桥到苏州园林,能工们完成了众多恢宏壮观的工程。从司母戊大方鼎、越王勾践剑、金镂玉衣到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巧匠们制作了无数精巧绝伦的器物,中国从来不缺所谓的“工匠精神”。步入现代社会,中国更是成绩非凡,大到上天入海的“神器”,小到肉眼不易分辨的芯片,中国人都能做出来。凭什么说中国人没有“工匠精神”?由此看来,为什么要重提“工匠精神”?有必要讨论一下。 

“差不多”往往会“差很多”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曾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现代社会对于“精确”提出更高要求。如今,产品制造系统、产业体系、社会治理结构日趋复杂,已非古代社会可同日而语,“差不多”的多次累计必然导致“差很多”。人类社会正步入“误差零容忍”时代,即使是局部、微小的误差和疏忽,也可能“铸成大错”,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德国是全球第三大出口国,但是其人均出口额高达17000美元,居全球第一,而且利润率水平较高。超过99%的德国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不求做大,而是努力在其细分领域中做到极致,成为最强,这使得德国拥有了占全球总数近一半的“隐形冠军”企业。这与德国企业盛行的“手工业者文化”和“工匠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与“工匠”对应的德语是Handweker,意为手工业者)。在德国企业文化中,“差不多”是一个禁忌词,任何行为必须有章可循,杜绝一切随意,德国人甚至愿意为此牺牲任何灵活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德国的“工匠精神”已经渗透到整个产业系统,整个社会体系,甚至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A worker of the Mercedes-Benz car factory in Bremen in northern Germany, takes an emblem for a C Class car, December 14, 2007. The new Mercedes-Benz C Class estate is produced exclusively in Bremen.   REUTERS/Focke Strangmann  (GERMANY)

在德国北部布雷门的奔驰汽车工厂,一名工人戴着手套拿起奔驰汽车的标志。  新华社 发

德国的“工匠精神”从何而来?一方面源于人们内心对于职业“一以贯之”的敬畏,对于顾客“敬若神明”的尊重,对于产品“止于至善”的追求。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工匠的职业行为如果能够不断获得顾客好评、同行推崇、社会认可等正反馈,并且有稳定且不菲的收入,可以体面生活,那么“工匠精神”一定能够发扬光大。否则,势必日益消退。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持续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职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乱花渐欲迷人眼,气定神闲者日渐稀少,浮躁之气逐步抬头,并蔓延至各行各业。在过去较长时期里,人们更多关注规模、增速和场面,忽略结构、成本和质量。以产品质量为例,2014年中国产品质量合格率首次超过90%,达到92.3%,但是如果按照国际标准衡量,合格率立马被“腰斩”,仅为46.28%。2012年,欧盟和美国召回通报总数量的中国产品分别占57.93%和65.17%。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上万亿元。可以推断,这样的结果与长期以来弥漫于中国企业的“差不多”心态有直接关系,旺盛的外部需求、低廉的资源价格、较低的环境管制门槛,似乎怎么干都可以赚钱。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过去发展所依托的种种优势正逐步失去,面对重重压力,重提“工匠精神”确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上海城市精神中的“工匠基因”

新华社照片,长春,2008年5月1日     方寸之间雕琢大千世界     5月1日,韩志耀在展示他根据古文《核舟记》记载创作的“核舟”。     辽宁省大连市核雕艺术家韩志耀多年来潜心研究核雕技艺,充分把握桃核质地坚硬、表面花纹变化无常、中间空心难于雕饰等特点,不断创新,创作了大量充满灵动和变化的精美核雕作品。     新华社记者徐家军摄

一位核雕艺术家在展示他根据古文《核舟记》记载创作的“核舟”。  新华社 发 

古代工匠大多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核舟记》中的奇巧人王叔远等都大抵如此。随着科技发展和分工协作效率的不断提升,如今一个人有可能同时做几件事情,甚至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但是,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对于个人的时间、精力、素质和技能,尤其是技能、水平构成巨大挑战。为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大多数人还是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范围。否则,极有可能费尽心机和力气,结果却一无所获。

上海自开埠以来,海纳百川,多元文化在此交互融合,形成了良好的“做事文化”。上海人信守承诺,做事靠谱,规则意识强,在国内外形成不错的口碑。这是上海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社会基础。

对于当今上海而言,“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并不仅仅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层面,也不止是对“上海制造”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倡导“工匠精神”,归化全体“新老上海人”的职业行为,让大家都能集中意愿和能力,去做好“分内事”。对政府而言,应该努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营造经济运行的良好制度环境,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维护良性的竞争秩序,协调和缓解团体冲突,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障社会和经济稳定;作为高校,应该致力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中心任务,为社会创造精神和知识财富;产业界则应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加强能力建设,成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意味着否定任务交叉与协同。优秀的工匠并不会“各扫门前雪”,他们在做好“分内事”的同时,也讲求分工协作,相互提醒,相互补位。以德国为例,该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覆盖350种职业,旨在培养高技能、专业化的员工。该体系既着眼于面向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培养,也通过专门的人文教育模块,使得培养的人才兼具专业技能和人文情怀,既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也可以在必要时刻相互施以援手。 

“工匠精神”精髓不是墨守而是创新

“工匠精神”所倡导的执着和专注,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而是强调持续推陈出新。优秀的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根据环境的变化,在品种、款式、材料、工艺、流程等方面寻求改进。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民族,有强烈的“职人”意识(职人,日语中对于拥有精湛技艺的手工艺者的称呼)。中华文化极盛时期,日本有“遣隋使”和“遣唐使”蜂拥而来,明治维新时期则派出大批人员远赴重洋,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传统产业和不少新兴产业领域,日本人都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

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批基层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既是创新的构思者,也是创新的践行者。他们不仅有创新的想法,还有办法将这些创新的想法落地,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地拉近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业务能力也不断得以提高。

上海要着力加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步伐,就必须把创新放在第一位。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22条意见已有近一年时间。作为顶层设计,“22条”明确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奋斗目标、总体要求及主要抓手,勾勒出未来发展的战略框架。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想法”已经成型。但是,要将这22条“想法”都落实到实处,必须有更为具体、可操作的实施“办法”跟进。这些“办法”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牵头,发扬“工匠精神”,深入调研,精心谋划,精准施策,克服各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屏障。同时,还要关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科技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和优化“办法”,调整行动策略,稳步推进建设进程。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转自上海观察: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11471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