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EMBA33班开学典礼暨21、22(CS2)班毕业典礼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06-14-16

11111.jpg

典礼由同济EMBA中心主任李奕滨主持

3W@38_6QUA7LGKI447A_]KF.jpg

李主任首先在开场中解释了在端午佳节举办此次开学、毕业典礼的深义。其一,同济EMBA历来有开学、毕业典礼一起举办的传统,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传承;其二,众所周知,同济的LOGO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船”,在这样一个与“船”有关的节日里,同济EMBA的这个典礼显得更加的意义非凡。在典礼的现场,新生代表着此岸、象征着起点,毕业生则代表着彼岸、象征着终点,他们坐在同一个时空,就仿佛浓缩了人生的片段。从此岸到彼岸,从未知到已知。从起点到终点,是梦想实现。其三,借端午佳节提醒学员们应该学习屈原“位卑不敢忘忧国”“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报国情怀。

其后,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同济大学校长吴志强致开幕辞。首先,吴校长代表全体同济人欢迎同济EMBA33班的到来,对顺利完成学业的21、22(CS2)班毕业生表示祝贺。随后,吴校长在发言中从同济的历史发展脉络作为起点,为在座的同济EMBA新老学员再一次强调了同济的办学理念、教育风格和新时代的百年愿景。

U]N5S%MICJXUN5%I[L(Q{V0.jpg

由于同济办学历史中独特的中德合作背景,19世纪的“洪堡办学理念”对同济大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吴校长指出:“大学的目的就是推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攻关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最前沿难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老师将自己的毕生所学言传身教,而学生则成为新一代国家发展的领军人物和社会的栋梁。”这也是同济109年不断的坚持和追求。

吴校长在对新老学员的寄语中提醒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要忘记反复追问自己“你做得成事么?”这是每一个同济人都会自问的永恒问题。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发展时期,但是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欠缺可持续、有序的发展,在城镇化的道路上遇到了门槛。相比“写成paper”,“做成事”对社会的贡献和国家的发展更为重要。他希望,同济EMBA的学生在走出同济之后,能够要带领自己的团队、自己的企业,通过企业的创新和转型,在关键的时刻帮助中国跨过历史性的门槛,实现永世的发展。

随后,研究生院副院长关佶红在致辞中,以同济的“酷”为主题,为在座的新老学员梳理了同济大学EMBA项目在培养目标、课程师资、教学方法、课外活动和国际化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在谈到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时,关院长引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的观点向在场EMBA学员表达了殷切的希望。“正如刘庆峰所言,创新是大波浪+小波浪:大波浪是战略韧性,小波浪是只争朝夕,”关院长补充道:“创新需要更多的宽容失败、需要自由的探索。希望大家能在同济精神的引领下,在新的国家发展背景下,担当企业家责任,锐意创新,成就自己,回馈社会,成为同济的骄傲。”

接着,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广斌上台发言。王院长从学院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了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同济大学的精神引领和脉络传承下,如何不断地发展并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三大国际商学院认证和最长认证期限的获得,见证了同济经管发展的历程,也证明了同济商科教育的办学质量。面对未来,王院长相信在座的EMBA学员们都有着各种的期许,对此,他将人生比作一场旅行,并指出在未来的旅途中,不一定一帆风顺,也不一定一路美景。但是同济的全体师生都一定会是最好的同行者,帮助大家拥有一双发现美好的智慧的眼睛。“同征途,济天下!”王院长将他最爱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与同济EMBA学员们共勉。

在教授代表致辞环节,同济-中山CS EMBA班班主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林豪杰教授首先上台发言。林教授表示,台湾中山和同济通过这五年来的合作发展,真正的形成了“中山同济,同舟共济”一家亲的深厚情感,不仅仅是同济经管的发展中,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发展和取得的众多成就中,CS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

$6KMGSO[D]Y196%QOX8NP_1.jpg

随后,林教授从其“文化双融”的最新理论研究为背景向在座学员做了分享。林教授指出,古代讲“士农工商”,商为四民之末,但是如今已大不一样,现代的企业家对国际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在座的企业家都是现代的社会教育家,可以影响自己的员工和下属几十年。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易经》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因此,每一位EMBA学员都是伟大的企业士,任重而道远。林教授指出,作为“企业士”,不仅在专业上要做出高度、强度、广度,他更期待大家能够在人文上面更有修为和温度。希望各位企业士不忘初衷,帮助未来的中国在经济发展和文明发展上取得主导地位。

接着,尤建新教授作为同济EMBA教师代表在发言中谈到,EMBA课堂是非常有趣的,所谓教学相长,很难在EMBA的课堂中分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不论是作为老师还是学生,每个人都有专长,但同时也都有局限,这种局限要通过转换不同视角,要从相互碰撞中,取长补短,博采众长,获得突破。因此,在EMBA的课堂中,尤教授认为老师的角色更像是“编剧”和“导演”,而同学的角色取决于个人的觉悟和对学习的理解。“你的觉悟体现在你的角色中,而你的角色也决定了你能获得多少。”尤教授认为,“获得丰富多彩的人生乐趣,实现对人生的展望和提升,也是大学的意义。对33班的新学,我希望同济能够给予你们人生旅途中难忘的经历,是否如愿以偿,需要我们共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对于毕业生,尤教授希望毕业不是匆匆的告别,而是每一位毕业生烙上同济烙印后开展的新的旅程。

PEUS}0A]NG_}GODMT$XEETU.jpg

在新、老生代表发言的环节中,来自海峡两岸的毕业生代表王建军和陈国栋纷纷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感言。王建军追忆了三年来EMBA21、22以及CS班同学们一起在同济度过的1000多个美好的日日夜夜,而三年后,彼此身上的同济烙印,会让大家更加的惺惺相惜。希望大家青春不毕业,友谊不散场,来日再相见!

@U27)5G$}LG}%JP]OY5SHIF.jpg

而来自台湾的陈国栋学长,则以风趣幽默的语言,以“这是我的相信”为题,从“我相信:我可以”、“我相信:我需要”、“我相信:我们永远会在一起”和“我相信:我的选择”四个方面分享了他在同济EMBA学习的心得体会,并对33班的学弟学妹们说道:“你们做了选择,同济的师长也选择了你们,我相信同济EMBA的大家庭因为大家的加入而更加的强大,因为我们选择做永远的同济人。”

C7H`{1]K3FS1ZYTR2OKG0TI.jpg

33班新生代表笑寒在随后的发言中,从一个女性的角度,分享了她选择同济EMBA的原因,“作为同济的老校友,同济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人生,”笑寒说道,“这次回来充电,我仍然以空杯的心态回归同济,我选择的不是social life,不是混文凭,而是期待对我未来的事业有所帮助,因为期待,所以有价值。”作为33班的老大姐,她希望33班在今后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同时具有抗阻能力、创新能力、奉献能力、凝聚能力和影响能力的不一样的33班。

7J}LXD0)6$CUF}}2X{PVJ[Q.jpg

在授旗仪式上,书写着“同济EMBA33班”的班旗通过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毕业生代表张震的传递,最终落在33班代表苏哲的手中,挥舞在会场中的班旗象征着同济EMBA精神的再次传承。

[{ZHFNTFYKUI6S8}7W32N7Q.jpg

除此之外,此次的典礼还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环节,在EMBA中心主任李奕滨的主持下,所有的EMBA新生在提前准备的明信片上写下当下的自己了对三年后自己的寄语,并把它做成一个“时间胶囊”投递到同济EMBA的邮筒中封存。在他们的明信片上,印有同济的当日邮戳,和EMBA的“小翅膀”印章,这些印记共同见证着他们未来三年的目标,并等待着三年后的再次开启。

最后,各位领导嘉宾集体上台,为各位毕业生进行授证、拨穗。在毕业生、新生都依次合影留念后,2016年同济大学EMBA33班开学典礼暨21、22(CS2)班毕业典礼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H5WNEU]VIRURW26O7FN__HD.png

C[NGI@K$59P9$A~81I2WG5G.jpg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