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大建:世界进入了实质性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发布时间:06-16-16

联合国确立2015-2030年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被推选为2015年世界环境十大事件,这是无可争议的。2015年,可以说是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年,除了划时代意义的巴黎气候会议之外,最重要的就是193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到2030年的SDGs。对这个事件被列为十大国际环境事件,这里做四点评论。

(1)世界进入了实质性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尽管联合国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1992年的事情,但是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的15年发展目标却是从2015年开始的。如果以前是为可持续发展做理论锤炼和行动整合的准备过程,那么从现在开始的15年就是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心原则见之于行动的实施过程。未来15年,联合国将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发展规划,引导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这样说有两个含义。其一,可持续发展从战略到行动的重要表现,是将全球可持续发展分解为任务、目标、指标三个有操作性意义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推动世界实现3个史无前例的任务,即经济上消除极端贫穷,社会上战胜不平等和不公正,环境上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第二个层次是围绕三个任务提出17个有针对性的目标;第三个层次是在17个发展目标之下制定169个可规划、可检测、可报告、可检验的操作指标。其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不是各个发展领域的简单拼盘,而是按照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底线的原则,强调块与块之间的发展不是分裂的而是融合的,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要借力多个方面的协同与平衡。

(2)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发展思想深化的成果。需要看到,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不容易的,过去40多年经过了四个阶段三个关节点的演进,每次演进均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进了一大步。现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认真消化过去多年累积形成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支柱的发展思想。1972年的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是第一个里程碑事件,人们把发展观从单纯的经济增长推进到了考虑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平衡问题,认为经济增长需要与自然界的物理极限相平衡;1992年的联合国里约会议是第二个里程碑,人们把社会公平作为第三要素纳入了可持续发展框架,认为没有代内和代际的公平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012年的联合国里约+20大会是第三个里程碑,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发展需要合作治理的保证,认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公众个人的合作治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力量。因此到现在为止,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精细地说应该是有四大部分组成,即除了作为发展内容的经济、社会、环境之外,还包括作为机制和保障的治理。因此只有深刻理解过去40年可持续发展思想演进的精华,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3)基于五位一体建设和五个发展原理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在过去15年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联合国的千年发展计划(MDGs),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信未来的15年,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可以并且更有力度为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同时提供鲜活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理由有二:一是如果中共中央的十八大确立了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为内容的中国科学发展观,那么由经济、社会、环境、治理四个支柱组成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联合国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联合国提出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中国的五位一体建设有很好的契合性,中国可以将可持续发展内化在五位一体建设中进行推进。值得注意的是有关文化建设的内容,现在属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社会部分,但是笔者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理事会的讨论,已经有人建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需要从现在的四个支柱,扩展为把文化系统作为单列的五个支柱。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发展纲领与世界发展纲领,在基本精神和基本方向上就是完全一致的。二是中国可以将联合国的1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通过三个五年的行动,推进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最近十八大五中全会强调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分享发展五个发展原理,是将全球发展战略融入中国发展战略,有中国特色地推进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表现。

(4)从推进可持续发展到研究可持续性科学。尽管联合国推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是相对于发展行动上的体制化,今天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思想认识仍然需要进一步发展。有人已经提出了建设可持续性科学的概念,笔者进一步认为未来15年需要在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行动的同时,推进有关可持续性科学的研究,以便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2015年,我们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研究——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讨论了可持续性科学的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在对象维度上经济、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弱可持续导向的还是强可持续性导向的,我们认为巴黎会议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共识需要强可持续性导向的理论;二是在过程维度上状态、压力、反应三者之间的联动,目前的大多数政策行动对问题的处理是末端导向的,而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源头上有更多的行动,搞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就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弹性管理意义的绿色经济创新;三是在主体维度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治理,经济学家对治理问题的讨论常常处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二维思考之中,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治理需要全部利益相关者的加入,特别是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我们希望能够在深化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同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做出中国学者的一份贡献。

(来源:《可持续发展与治理研究—可持续性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