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汝良:梦想之道,你我共创
发布时间:10-26-16

2

校友简介:

宋汝良,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1994级校友,同济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上海梦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致力于电子政务、智慧干训、产业互联网和大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实践。2015年,梦创软件在同济经管学院设立“双杨奖学金”。

 

在采访之初,宋汝良就笑言自己是个“专一”的人。从求学到创业,他只上过一所大学(本硕博都在同济),只在一家公司(梦创软件)工作过。这种“专一”的品质投注在宋汝良的事业上,反映出的是可贵的“专注”和“坚持”。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他带领一家创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IT公司坚持走到今天,或许这本身就不啻为IT行业的一个“奇迹”。一家IT公司如何凭借“专注”的精神和对梦想的坚持走到现在?又将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变革与挑战?从求学到创业的历程又凝结了怎样的同济情缘?本文撷取与宋汝良校友的对谈,以飨读者。

Q: 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上海梦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吗?它的主要业务和盈利模式?

A: 梦创软件的前身双杨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我的导师、同济经管学院教授杨振山和师母共同创办,那时杨振山教授已经58岁高龄。经过23年的发展,公司的业务领域主要有四块:一块是电子政务,我们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和改进我国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的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第二块是智慧党务,我们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致力于实现“党政软件国产化”。目前我们这两块的业务在全国的客户超过5000家,包括18家省部级单位、20家副省级党校、覆盖 40多个行业,党校(行政学院)占有率超过70%,部委机关协同办公的市场占有率超过30%,处于领先地位。还有第三块是大数据,我们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软件(DreamBI)和大数据分析引擎(DreamBase),目前正在给国家发改委做信用大数据,全国统计系统做大数据。第四块呢,我们和国家工信部联合打造了一个“创客中国”的服务品牌,它是一个为中小企业和创客搭建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2015年5月开始正式运营。现在公司的盈利以前三块为主,后面的这一块还处于推广扩张的阶段。

Q:目前梦创软件的哪些业务在国内领先?

A:我们在国内做“党政信息化”的细分市场里处于领先地位。这其中包括高端OA(即办公自动化),比如“智慧校园”这一块,也就是党校、干部培训;还有高端协同办公这一块。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党政机关安全可控国产化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Q:我注意到梦创软件的英文名是Dreamsoft,这让人想到Microsoft ……

A:是的。原来的公司“双杨”的命名,和美国的惠普相似(以两位创始人的姓氏命名),因为我的导师和师母都姓杨。后来我们成立的子公司就叫“梦创”,是我起的名字,寓意去梦想和创造。其实最先想到的是英文名Dreamsoft,灵感来自微软的Microsoft。这里可能由我自己的一点“微软情结”在里面。

Q:你最敬重的IT领域和互联网领域同行是谁?比尔·盖茨吗?

A:是的。IT领域最欣赏比尔·盖茨,还有Google的两位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盖茨的事迹在中国早就家喻户晓了,他是天才程序员、辍学哈佛、创立微软、开发Windows系统、世界首富……九十年代我上大学时,比尔盖茨就是我最崇拜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最初在学校用的电脑都是黑白的,我们叫PC机。整个同济16色的PC机只有十台,我们为了打游戏,要排队俩小时才能抢到。然后微软视窗一出来,就改变了整个IT世界。我对他的崇拜,第一他是个技术天才,第二他是商业奇才,第三他还是慈善家。现在他从其一手缔造的商业帝国退出,全职从事慈善事业,资助能够造福穷人的科研项目,试图以科技创新消除贫困。他和妻子共同成立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每年拿出几十亿美元,用于资助传染性疾病控制以及农业发展等全球健康与发展领域的项目。所以无论是在技术上、商业上还是社会公益方面,盖茨一直是我的楷模和榜样。

Q:在同济求学的十年时间里,哪一位老师对你的影响最大?

A:我的导师杨振山对我影响最大。我先是在同济的计算机系读本科,然后在经管学院师从杨教授读硕士和博士,之后一直在他的公司里打工。从求学到创业,我一直追随他。杨教授是具有开创性的,那个年代去创业的人很少,像他那样在年近六十岁时选择去创业的更少,这需要魄力和勇气。当然,他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选择了一个对的方向。所以我很敬佩和尊重他。

Q:能谈谈你在经管学院设立“双杨奖学金”的初衷吗?是源于对恩师的怀念吗?

A:可以说是的。导师四年前过世,那时我是很难过的。创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当我意志消沉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恩师和师母与我们一起打拼时的经历。我也一直希望能够以某种方式纪念他,因此奖学金是以我的导师和师母的名义来命名。我在同济度过了十年的求学时光,设立“双杨奖学金”也是想对母校和学院有所回馈,同时这也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

Q:加入梦创软件以来,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我很早就加入了公司,那时还是学生,跟着杨教授学习做事。毕业以后就留在公司里。那时公司初创,要接项目、拿单子,可能更多是想如何让企业生存下去——这可能是最核心的。然后到了一定程度,我印象中是两百多人时,活下去不再是个问题,我们觉得就是缺乏管理。我真正参与公司管理,由“打工”变成管理者是在2007年。到一定阶段你会发现管理是第一,要加强管理。公司再发展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人才是关键。所以我们现在是在拼命延揽人才,因为公司框架搭好,战略定好,然后到了起步阶段,这时人才就很重要。以上这些我是按照公司创业的实际情况来讲。比如搞风投需要合伙人,人才是关键。但是在中国,实际情况是很多公司有机会就先做起来了,人才不是想求就能求得到的。除非是拉了很多风投,变成明星公司,否则的话你只能利用周围熟悉的人脉去寻找和接近人才。刚开始都拉进来做事情,比如马云的“十八罗汉”并不是水平都很高,其实是先看到这个机会,先做起来。那么到后边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

Q:既然人才是关键,那么为了留住人才,梦创软件做了哪些事呢?

A: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第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公司的价值观——我们是个有梦想的公司,希望聚集一群有梦想的人共同去实现它。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给员工价值。这个“价值”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要给他提升自己、充实自己学习能力的机会;另外就是你要给他合理的薪酬待遇。

在公司里我们努力营造的是三种文化:狼文化,家文化和校园文化。在工作上我希望员工向前冲,有冲劲和闯劲,是为狼文化;而私下里,我希望公司能给员工以家的温馨。我们在全国各地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很多员工为了工作漂泊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因此我希望公司和团队有家的氛围,如果你有什么事情无法第一时间让家人获悉,那么公司来帮忙。所以我们设立了很多基金,包括住房基金、大病基金,你的家人生病了可以借钱,而且是免息的。住房基金是通过你的工资来扣,这些都是无息的。第三是校园文化。我们崇尚“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新进员工我都会指定一个老员工来带他。学徒制远远不止是管理你的工作成果,而是对你进行额外投资,让你不仅能在短期内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在长期内实现个人的完善和提升。当然,这也会增进新员工对公司的感情,有了感情和依恋自然就不愿意离开。

Q:互联网和IT行业现在仍是新兴的产业和年轻的业态,那么二十年后,互联网已经不是新鲜的东西,人们对它的观感也不是现在这样,未来会是什么情况?

A:科技界有句俗语:“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最近最热门的科技新闻无疑是阿尔法狗赢李世石,这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从这样的事件我们已然可以勾勒未来的模样——人工智能的应用或许就是未来的日常。就像企业初创时,我们感觉自己就是IT行业的“民工”,因为主要是做项目,处于行业食物链的底端。我想接下来应该是做平台、做生态,这是三个发展阶段。像腾讯和阿里已经是在做生态,它们最早是做平台起家。

记得十年前我刚刚接手公司时,我就和兄弟们说,IT的春天还没有到来。而我认为现在才刚刚到来。未来互联网包括IT怎么演变,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逐渐融合(所有的行业产业都要“加互联网”),产业边界日益交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将继续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第二点,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仍处于基础阶段。从软件的形态来讲,我们还在做coding,大量东西不能复用。比如,全国可能有几万家软件企业,它们各自使用各自的底层架构,这是低水平地重复。那么,我觉得未来软件行业的业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也会出现一些平台型和生态型的公司。比如,我们和国家工信部合作搞的创客中国平台,即含有我的一个终极梦想——在未来我们的软件是“拼装”而不是“开发”出来的。在这个平台上,大企业是平台运行的重要引领者,通过众包模式发布需求来吸引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向平台集聚;中小微企业和创客是平台的重要参与者,一方面,通过对接大企业需求并参与其设计和研发过程,获得更多市场资源和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和创客利用平台可以获得政府或企业的资金支持,或通过“众筹”模式获得发展资金。这个平台可以满足你多种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你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为他人提供人力、智力服务。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作用开始惠及人的专业知识技能——这其实是最终极的“共享经济”。

Q:所以这个平台要集聚很多人,那么国内有没有和你同样想法的人?

A:我相信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但是现在从平台的角度来做软件的人还不多。

Q:最后一个问题,公司发展到现在,有没有面临过一些困境,让你觉得需要进行内部创新?内部创新的动力从何而来?

A:做企业困难和问题天天都有。所以对创业这件事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其中会有很多问题和挑战,而大家看到的往往都是光鲜耀眼的一面。目前公司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虽然已经度过了初创时期举步维艰的岁月,但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比如大家在习惯上会产生惰性,觉得现在不愁客户和单子,于是仅仅满足于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我常常对他们说,比尔·盖茨认为微软离倒闭只有十八个月,我说我们大概只有十八秒。

从长期来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自我颠覆。许多经验表明,过去至今无往不胜的商业模式,不一定能帮助企业在未来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对员工做内部创新是十分鼓励的。比如,你自己做一个项目、软件或平台,我会希望让他的创造转化成公司的一部分。公司认可以后,你可以持有公司股份。我始终和员工讲的是,如果你要创业,请来我们公司。因为我已经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平台——这里有客户、有资源,以及一定的知名度——你完全可以来我这里进行二次创业。如果你只是想来打工,其实我并不欢迎。

作者:刘晗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