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讲坛•文化中国主题系列之二第六场:明清时代的乡村生活与生计
发布时间:05-22-17

当历史叙述离开帝王将相,我们凝眸于古时民众的生活——他们的起居坐卧,他们的衣食住行,与今天究竟有着怎样的同或不同?

这一季,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东方讲坛,邀请7位学者,讲述古人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人与事。

回溯秦汉、穿越魏晋、探访唐宋、寻览明清、来到民国——聆听历史的声音,如诗歌,在浅斟低唱间吟啸,领你解读;翻开历史的长卷,如画幅,在点染皴描中勾画,引你探究……

让我们一起触摸中国历史的温度,发掘中国文化的生命底色。

现在,你翘首以盼的东方讲坛再度回归~~3月18日起七场历史大餐精彩继续~关注同济大学经管校友会的公众号,即日起即可预约报名!!

第六场:

明清时代的乡村生活与生计

时间:

2017年5月27日 (周六)14:00

地点:

上海杨浦区四平路1500号  同济大厦A楼301报告厅

主讲人:

赵思渊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

主持人:

林牧茵

上海电视台新闻主播

 内容提要:
1、品茶与制茶。徽州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区,这里的农民生活与茶叶息息相关。
2、山中一日。茶叶将小农的生活与更广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3、契约精神。明清时代的小农,绝非封闭孤陋的。他们不仅绝不缺乏精明的商业头脑,而且具有高度的“契约精神”。
4、筑造桃源。经济的活跃,也使财富在乡村中得以积累。西递、宏村,或者小榄、龙跃头,这些今日的旅游景区,其实都见证曾经乡民们构建理想的乡村生活空间的努力。
5、制造乡绅。真正为乡村社会带来持久活力的是乡绅。乡村的经济发展是科举成功的经济基础,科举制造的乡绅往往塑造了乡村的社会秩序与风气。

赵思渊,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讲师,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人。曾获上海市晨光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要从事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史研究。

报名方式
进入网站填写预约信息:https://jinshuju.net/f/zaMal3
主办方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协办方
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
承办方
同济大学经管校友会
支持方
同济经管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同济经管学院研究生党总支
活动咨询
同济大学经管学院  校友与公司关系办公室TEL: 021-65981637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