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留学总结及学术成果报告
发布时间:09-04-17

我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经济与商学院(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本科交换学习。

格罗宁根大学的课堂分为Lecture和Tutorial。Lecture是全班同学一起听教授讲授知识要点,而tutorial将我们分为不同批,在小教室里和老师近距离交流。有的Tutorial是以学生为主的案例研究,每个小组的案例不同,都是以课堂知识为主干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文章的研读和整理。在做案例研究的过程中,我所在组的小组长还对案例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受到了老师的好评。这也启发我学习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自主性的拓展。

在具体课程方面,我首先参加了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创业学是一门多方面的概念。在规模上涵盖了大中小型企业,在时间上包含新成立和已成立的公司,在形式上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经济体,在产业上包括创新型和保守型产业,并且涵盖各个地区和经济部门。所以有必要了解企业的特征以便于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有效的建议。

这门课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真正主动去了解创业者的过程。我与两名荷兰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了对荷兰当地企业家的采访,联系课本的知识,进行了相关的报告总结。我们并不认识当地的创业者,通过互联网,参照老师对受访者的要求,寻找到了开发新能源的一名荷兰本土创业者。如果说课本上的知识是经过前辈的总结梳理,得到的系统性的知识,那么自己亲身进行的素材收集则是具有时效性的第一手资料。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创业与普通的小生意(small business)的区别,在课堂上学习机会识别,创业的金融过程,以及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待创业。

同时我自学了初级的SPSS和R语言,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惊叹于荷兰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大。课程需要我们自行学习R语言进行消费者的聚类分析,本来以为荷兰同学都是事先学习过的,所以才能在实践课上运用自如,而实际上,他们也是自学而成的。课下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课上的时间。主动的学习才能帮助我们更加优秀。

我还学习了全球商业史(Global Business History),以两次工业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为主要时间点,主要从美国和欧洲的角度研究了各个时期(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的发展。对比了每个时期国家面临的挑战(经济和社会的背景、技术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回应(公司结构的发展和组织结构以及策略的改变)。分别从技术发展,社会环境,政府,文化等多个维度,梳理纵向的发展过程,横向进行比较,让我对全球商业(主要是欧美,以及中国、前苏联、日本等)的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

经过5个月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在国外的学习过程中,英语的提高仍然是首先需要突破的地方。国外的课程,老师会要求作许多的课后阅读。这些文章的篇幅往往都在十几页甚至几十页,阅读时,虽然我们的英语能力通过了雅思的认证,但真正暴露在完全实战的环境下,自己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在中文阅读条件下很快就能发现文章的重点并进行重点研究,但面对大篇幅的英文,只能逐句逐段地阅读。面对大量的数据分析,概率与数理统计的知识虽然已经学习过,但这些专有名词转化成英文术语时,还是需要重新的认识。同时,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荷兰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自主的自学能力,在这些方面我也将更加努力,让自己的学习多多自主拓展,同时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