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黑箱:APP经济成长中的BUG | 教授观点
发布时间:03-14-18

APP经济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日新月异地刷新各项统计数据纪录。APP经济,简言之,即开放APP应用并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服务的分发、创造经济价值。用户下载收费APP产生的经济收入,以APP为平台的打车、购物、社交、新闻、游戏、旅游、教育催生的经济规模不容小觑。 

APP经济对传统行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使资源得到更好地配置,提高了行业效率,其中以对服务业的冲击最为显著。出行APP对缓解高峰期打车难题、挖掘出租车运力发挥极大的作用;购物APP以更亲和的交互界面、更方便的购物历程和更个性化的促销手段延续了风光局面,在产业链上端的制造业和下端的物流业也发挥了独特的魅力。 

然而,在这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近日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被某知名机票预定平台的诡异查票结果霸占了头条。很多用户第一次可以搜到低价机票,但是多查询几次后就发现低价票数量迅速减少,但是发现若更换电脑则又可以搜索到数量不菲的低价票。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搜索结果? 

其实,有基础软件开发知识的人都能从此现象中领悟其中的奥妙:算法!算法是一个计算的具体步骤,常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推理,算法的核心是创建问题抽象的模型和明确求解目标。一个软件系统的核心就是算法,不同功能使用不同的算法,尽可能使用高效、稳定、安全的算法为用户提供服务是一个软件系统基本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全方位覆盖,几乎所有商业运作都离不开优良的软件系统,不仅用户对软件系统的性能、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企业也希望能利用软件系统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创造更多的利润,实现这些要求的本质就是对算法进行不断更新、优化。然而在利益驱使下,算法在利益控制下闪烁着邪恶的荧光。

作为软件系统的普通用户,由于缺乏相对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被蒙在鼓里,无法识别是否已经被邪恶算法控制了,无法知道个人利益在何时、在何种软件系统中被掠夺了;由于无法收集被侵犯的证据而不能进行权益维护,只能进行道德领域的声讨,而作为拥有此类软件系统的企业却能全身而退。

这个问题也暴露出APP经济对生活方式捆绑的影响,效率、可计算性、可预测性、控制和理性中的不合理性也使平台公司深陷逐利迷雾,一切都在利益计算过程中。 

APP为政企创新、商业模式、服务供给等微观领域的演进提供了新的动力,这种变革也凸显了虚拟和现实间的交错。技术进步也孕育了虚拟和现实交互的多维空间。“互联网+”为民营资本的商业创新提供了切口,“顾客导向”的服务创新为区域福利带来了增量。

不过,资本的逐利性却也诱发了创新的潜在风险,产业、服务的“互联网+”创新进一步加剧了数字鸿沟,政府规制演变与市场变革的不匹配让法律、制度漏洞逐渐凸显出来。虚拟和现实的多维互动,使社会运作愈发多样化、复杂化。算法黑箱加剧了平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让数字鸿沟更加隐蔽,包容性、公平性应纳入政府考虑内容。 

“互联网+”创新中“成长的烦恼”为政府的社会运作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唯有制度创新、技术选择、商业模式互动融合才能“兴利除弊”。

大数据、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也为政府职能转型、政策工具的升级提供了机遇,基于信息、数据的政府监管、行业规制的模式、流程亟待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不同的社会群体都应担负各自的重任,进一步推进弥补数字鸿沟研究,建立科学数据共享机制及新的研究范式,并对于目前出现的算法黑箱现象进行关注。政府可形成总体框架政策,对于即刻或不能接受的风险做出积极应对。 

教授简介

周向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公共事务研究会副会长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