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泳:为啥诺奖获得者常爆冷门?
发布时间:06-14-19

创造一大批引领世界的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是新时代赋予基础研究单位和科学家的重大使命。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首先,要遵循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的形成规律。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的形成,具有偶然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即并非每个科学家辛勤付出,就一定能创造的。同时,它的形成也具有必然性,只要有一大批科学家在不同领域潜心问道,总是会有少数科学家能够取得基础研究原创成果。可见,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的形成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其次,要把握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的基本特征。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是科学家在常规逻辑推演的中断与飞跃。对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原创成果而言,越是颠覆性的原创成果的价值,越是需要经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越是不易被同时代同行和学术权威认可,如诺奖获得者常爆出冷门、原创成果发表经常会被核心期刊拒稿。前瞻性基础研究原创成果,是建立在现有成果预见基础上形成的。前瞻性基础研究的研究目标相对比较明确,适合开展有组织的基础研究,集中力量有可能实现在较短时间里加以突破,也比较容易被同时代同行和学术权威的认同。

再次,要营造符合产生原创成果要求的基础研究生态。一是需要有潜心问道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道者同于道,道亦乐得之”;只有淡泊名利的、有情怀的科研人才,才能接近并认识客观规律,创造重大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由于很难得到同时代同行的认可,创造重大颠覆性基础研究原创成果的科学家,往往是孤独的。二是要营造潜心问道的学术环境。功名利禄,会让部分科研人才逐渐偏离认识客观规律的初心;淡化各类短期科研评价,彻底清理“简单量化”的基层考核方式,有助于有情怀的科研人才潜心问道。三是要提供潜心问道的工作条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要让潜心问道的科研人员探索规律,不仅需要提供必要的福利待遇保障其生活,也需要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还需要提供必要的开展学术交流、成果发表等方面经费支持。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同济大学科研管理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

转自文汇:https://www.whb.cn/zhuzhan/xueren/20190613/270010.html

出处:爱科创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