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价
发布时间:06-20-19

周文泳,杜珂,周新晔

《科研管理》第38卷第3期 2017年3月

推荐理由

本文以中国大陆31省市高技术产业为对象,依据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具体特征,借鉴现有知识供应链效率评价、创新效率评价和创新能力评价中投入产出要素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取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现有研究的不足,也为中国大陆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省市提供了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的实践启示。

作者简介

周文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科技金融与知识、供应链管理等。
杜珂: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周新晔:上海科技创业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财务助理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评价;数据包络分析法

内容简介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促进推动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现实需求,如何诊断和改进知识供应链效率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在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领域,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协同转化、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知识共享、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等方面,但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评价领域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借鉴知识供应链理论、DEA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价体系。本文通过诊断出不同类别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3年至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测算了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各项效率指标,从投入和产出规模高低两个维度将中国大陆31省市分为六类地区,并对六类地区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运行效率进行了分类评价,进而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本文设计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评价体系,适用于知识供应链效率的分类评价,其中,评价指标分为3类投入指标和两类产出结果指标,评价方法包括DEA模型、Ward系统聚类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2)中国大陆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总体效率水平处于较高状态;但各省市投入产出规模非常悬殊,呈现出东部地区优势明显,中西部地区较为不足,西北部劣势尤为明显;知识创新的组织、人才和资金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效应,是引起我国各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投入产出规模悬殊问题的根本原因。(3)广东、上海和北京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处于高层次上有效状态,可以作为其他兄弟省市的学习标杆;四川、天津、重庆、河南、安徽、贵州、广西、吉林、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的知识供应链效率分别处于较高层次、较低层次甚至是最低层次上的有效状态。(4)江苏、浙江和山东的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入和产出的规模水平较高、转化效率高,但规模效率上依然有待突破;青海、海南的知识供应链效率较好,但存在投入产出规模低下和规模效率不足的问题。(5)福建、湖北等省市的高技术产业都处于知识供应链的纯技术效率低和规模效率“双低”状态,普遍存在投入要素资源冗余严重以及产出不足的问题。

针对中国大陆不同类型省市面临的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建议:(1)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投入产出规模地区差距悬殊问题而言,进一步增强对中西部省市在高技术产业政策、创新人才培育和创新资金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或引导力度。东部发达省市进一步提升与中西部省市在高技术产业、创新人才和创新资金等方面的对口帮扶的力度和效率。中西部落后省市通过学习和借鉴标杆省市经验,持续提升管理能力水平,优化知识创新的政策和环境,逐步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的投入产出水平。(2)知识供应链效率处于不同程度较低层次有效状态的省市应该增强创新人才投入强度和提升知识性产出水平,实现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提升更高层次的有效状态的质的飞跃。(3)纯技术效率高、规模效率低的省市应该增强知识创新组织规模、加强高层次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有效发明专利产出水平,优化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的规模效率,进而提升知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水平。(4)对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低状态”的省市而言,建议以消除投入资源浪费、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主要着力点,进而提升有效产出水平,以实现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供应链效率水平的根本性转变。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