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丨访同济经管校友胡康钢博士
发布时间:07-03-19

胡康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77级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赴德国留学,1990年获德国Darmstadt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而后在德国多家大型企业任职。1997年回国任德国某著名工程机械企业中国子公司总经理。2005年步入企业咨询行业,与德国著名工业咨询企业Staufen联合创建中国子公司,历任首席执行官、董事和监事,同时身兼多家外资企业的独立董事。

与同济经管的渊源

胡博士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管理工程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当初结缘同济经管,其实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胡博士原本是工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后来被学校分到新创建的管理系。对于这个变化,胡博士一开始并不愿意。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社会的普遍观念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技术工作更受推崇。所以包括胡博士在内的一批同学,集体向学校请愿,拒绝就读管理专业。现在提到这段插曲,胡博士也是脸带笑意。如果当时就这么与同济经管擦肩而过,我们也就遗憾地错失了如今这位企业管理咨询届的翘楚。

这些年,胡博士和同济经管的缘分也一直延续着。离校后,胡博士不但时刻关注同济经管的发展,还经常回来参加一些活动,为学院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胡博士告诉我们,在德国,同济人是非常多的。许多德国人认为同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从教师做回学生,为学以致用,再投身业界

胡博士的职业生涯存在两个重要的转变。

第一次转变发生在1984年,当时胡博士暂离同济教职赴德国留学。一开始胡博士被学院安排去德国进修2年,目的是学成后回同济筹办新专业包括实验室。但胡博士去了德国以后,发现有攻读学位的可能。学校同意了胡博士的申请,但必须在2年进修期间获得攻读博士的资格。当时,胡博士的中国管理专业毕业生身份和成绩,仅被认可到相当于德国大学的第二学期,而该德国大学经济系平均毕业年限是十三学期。在这样的压力下,胡博士没有放弃,选择迎难而上,只用了五个学期就获得了攻读博士的资格。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博士毕业后,当时胡博士决定从学界转投业界。“学了这许多知识,不在实践中检验一番,实在太浪费了!”胡博士如是说。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胡博士一直认为,像他们这样跨国跨文化的人,应该想办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许多国外的经验在中国的实践中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这也促使胡博士决心潜心研究这方面的课题,在业界学习经验,寻找答案。

中德两国高校的差异

胡博士在德国学习和工作了多年,对中德两国高校的差别,感触很深。德国高校尤其是工科大学,他们与工业界的密切联系,无时不在地贯穿于教学之中,这是中德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差别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中国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差距依然存在。如何更加好地利用高校的科研能力,并直接转化成为工业企业的生产力,这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和试验的。

胡博士给年轻校友们的一点建议

胡博士说,他当年在同济时获得的最宝贵财富之一,是学习方法。胡博士认为,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们学习的重点不应该再放在知识上,而应该放在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训练。每门专业课只是不同的实战例子而已。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为了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这时候的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再没有老师的辅导,如果没有科学的精神(比如独立思考和质疑)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以保证学习效率),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

“当年我的物理课老师说过学习方法是终身受用的,我在自己的人生中证明了这一点。”

——胡康钢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