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1978-2015):灵感还是汗水?
发布时间:09-25-19

程名望 贾晓佳 仇焕广

《经济研究》 2019年第7期

推荐理由

这项研究以一个新的思路对“克鲁格曼质疑”做出了回答,既有利于进一步认清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本质和源动力,也有利于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乃至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做出解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程名望: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贾晓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仇焕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空间相关性 克鲁格曼质疑 要素贡献率

内容简介

1978—201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9.69%,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奇迹”。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到7%以下,国内外对中国经济能否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充满质疑和争论。争论的关键点在于:中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是依靠单纯的要素投入还是生产效率提高?实际上,早在1994 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对中国等东亚国家的经济腾飞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等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资本积累和密集的劳动力投入的“流汗方式”(Perspiration) 获得的,不是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的“灵感方式”(Inspiration) 获得的。从长期看,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难以保持可持续性,终究会出现崩溃,这就是著名的“克鲁格曼质疑”。

不同于以往的回答思路,本文在经济增长放缓和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通过剖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对“克鲁格曼质疑”做出回答。其次,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建立的空间计量模型中引入“市场潜能”(market potential) 这一能够考察区域间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指标,从而使得我们能够“估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及其对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三,空间相关性的实质是基于“看不见的手”的资源和商品在不同区域间的优化配置与流动。考虑空间相关性,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推进促使区域间壁垒消除乃至建立统一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的论证,为认识市场化改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提供重要的实证论据。

采用中国31个省区市1978—2015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增长核算法,测算了市场潜能、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78—2015年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34.86%),市场潜能次之(34.55%),再次是TFP(22.03%),最低是劳动力(8.56%)。根据“克鲁格曼质疑”的界定,对中国“增长奇迹”贡献率最大的是“灵感”因素,贡献率为61.93%,“汗水”因素的贡献率为38.07%。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1989年,中国经济增长确实主要依赖于“汗水”,其贡献率达62.03%。但“汗水”的贡献率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1990—2000年为52.41%,2001—2015年快速下降到21.93%,而“灵感”的贡献率开始占主导地位,达78.07%。就区域差异看,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更依赖于“灵感”,欠发达地区更依赖于“汗水”。本文的核心结论是:1978年以来中国创造“增长奇迹”是高投入增长和高效率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依赖于“汗水”与“灵感”的双轮驱动,且越来越依赖于“灵感”。该结论并不支持“克鲁格曼质疑”,且认为由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推进导致的资源和商品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等“灵感”因素的增强,中国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