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与中国企业跨境并购
发布时间:10-28-19

钟宁桦 温日光 刘学悦

《经济研究》2019年第4期

推荐理由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跨境并购来贯彻产业政策,以在短期内实现产业升级。然而,我国企业的跨境并购普遍存在溢价高和完成率低的现象。这项研究首次考察了国家产业政策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影响,实证检验了“五年规划”与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溢价与完成率之间的关联,同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钟宁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日光: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刘学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跨境并购 产业政策 并购溢价 并购完成率

内容简介

过去十几年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规模不断攀升。在“十三五”期间,中国企业的年均跨境并购完成额是“十二五”期间的2.1倍左右。至2016年,中国在全球跨境并购总额中所占份额达到16.4%,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收购国。

尽管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规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然而却存在并购溢价率较高但同时并购完成率较低的问题。不少中国企业在跨境并购时,为了获得标的企业,常常报出高价,这被称为“中国溢价”。然而,即使在“中国溢价”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完成率仍然较低。尤其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完成率仅为67%,远低于同期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

对于此现象,笔者思考这些现象和中国的产业政策有关。因此本文以1991—2015年间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交易为样本,考察“五年规划”中的产业政策与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之间的关联。实证结果表明,与所在行业不受当期“五年规划”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相比,受到支持的企业支付了更高的并购溢价,平均达到8—10%;然而,并购完成的平均概率却要低36%左右。进一步,本文还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能从金融体系中得到更多廉价的资金,并从政府得到更多补贴。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在完成“政策性任务”的激励以及金融体系等的支持下,我国企业倾向于支付高价以实现并购。然而,正是因为我国企业跨境并购的重要意图是为了贯彻国家战略,因此更容易受到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阻挠,导致完成率较低。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对于受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的跨境并购行为,国家应该更加密切地关注和监管,不仅要监管企业的竞标行为,也要监管银行的贷款行为。第二,针对那些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要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与限制。此外,我国政府或许可以更多致力于降低国外被并购企业和我国并购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向被并购方及其监管机构阐明我国产业政策对其潜在的正面、积极影响。在谈判过程中,还应增强与被并购方及其监管机构的沟通,促进商业模式、管理、文化的融合。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