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婧:美丽青春 不负乡愁
发布时间:07-01-20

彭婧:美丽青春 不负乡愁

相信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相信青年的力量应该被唤醒,一个人的行动可以带来一群人的行动

今年是“美丽乡愁”成立的第五个年头,这个由我院学生硕士研究生彭婧和崔家滢在大学三年级发起创办的大学生公益组织,已正式在上海成功注册成为NGO。彭婧也由一个从云南大理到同济经管求学的小女孩,变身为协助更多青年人回望家乡联结乡土文化的公益青年,从地方公益事业的参与者变成了在全国公益组织中都颇具影响力的组织者。

自2012年入学同济经管以来,在致力于乡土文化传播和乡土教育的道路上,彭婧获得诸多荣耀加冕:

“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一等奖

上海市知行杯特等奖

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

上海市十佳道德之星

入选福布斯中国“30Under30”榜单

……

对于一个以大学生为主的校园公益组织来说,这些殊荣得来不易。而彭婧的成就感却不只来源于这些奖项的肯定,她说: “在同济经管我发现了自我所长,发起‘美丽乡愁’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因为我们的行动,世界就真的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改变。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因为我们,去自发地重新发现自己的家乡,帮助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人,去承担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相信,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会成为心中有爱的人、关心他人的人,会成为关心这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人。”。

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去做,可能就没人做了

关于 “美丽乡愁”的故事要从2013年说起。

那年夏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彭婧刚刚结束大一的学业,她随同济大学“彩云支南”协会赴云南大理州云龙县诺邓古村支教。诺邓是白族民居聚集地,有上千年历史,保留着大量明清建筑,有“古桥博物馆”的美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团队在支教之余,走访村落探寻古迹,遇到了每天在自家门口向来往路人讲述诺邓历史的李文茂老人。彭婧被那些有趣好玩的故事所打动,但当她在课堂上与当地的小朋友说起这些故事时,却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家乡一无所知,甚至有几分漠然。

这种现象并非孤例。同一时间,另一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崔家滢在云南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支教。这是个回族村落,古村落风貌保存完整、伊斯兰民族风情浓郁、马帮文化悠久,但同样存在着乡土文化失传、青少年家乡认同缺失、自我认同感低的问题。

想起李文茂老人说的“如果我不讲,这些历史就再也没有人知道了”,两位年轻的大学生决定做点什么。“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哪怕力量微小,也要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2014年夏天,彭婧和崔家滢回到诺邓古村,开展了“我的村庄,我的故事”诺邓古村传承夏令营活动,以当地三年级以上的小朋友为主要参与者。为了办好这次夏令营,彭婧和她的小伙伴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比如为了让小朋友深度参与其中,设计了很多好玩的内容,让小朋友当导游去设计诺邓古村一日游路线,带领小朋友深入村落,找寻各色植物并制作标本……。彭婧和小伙伴们的用心不仅让小朋友们度过了十余天的欢乐时光,也悄然孕育了他们的“诺邓主人翁意识”,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彭婧深知,要改变乡土文化失传的现象,需持之以恒的水磨功夫。此次夏令营活动积累的大量素材,可以编撰成关于诺邓的乡土读本。“有了这本读本,当地的老师也能去做一些乡土教育的工作”。坐言起行,刻在同济学子骨子里说干就干的行动力,让三册诺邓读本很快得以面世。在同济大学时任党委书记杨贤金的关怀下,三册读本汇编成一本《诺邓乡土文化读本》于2016年由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式发行,填补了乡土教材的空白。同济大学当即向定点帮扶对象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捐赠读本1000册,惠及上千人。编写乡土读本后来也成为了彭婧做乡土文化传播和乡土教育的重要“法宝”之一。

D:\美丽乡愁\各类照片\美丽乡愁介绍活动照\初期照片\IMG_1276.JPG

在编撰诺邓读本的同时,彭婧、崔家滢和其它四位同济经管学子组队参加了2014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借此契机,彭婧将自己所关注的乡土文化传承议题的调查范围扩大至云南省30个村庄,走访了50多位教育工作者。在此期间,学院周向红教授担任小组指导老师,为小组如何科学地开展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可行性意见,彭婧在此方面的素养也得到了提升,为她后来作为“美丽乡愁”负责人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终完成的调研报告《云南省乡土文化教育的综合调研及专题方案》,在第14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同济选拔赛中荣获特等奖,在上海赛区中荣获二等奖。比起奖项,彭婧更关注的是此次调研报告所呈现出的严峻形势:随着乡村“空心化”加剧,文化的代际传递作用在削弱,众多富有深厚积淀的乡土文化和技艺正濒临失传的危境,“传承”显得愈发紧迫。

“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去做,就没人做了”。基于这种近乎理想主义情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彭婧和崔家滢召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济大学生,于2015年2月正式组建了“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希冀以行动促进改变,为挽留乡土文化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让更多地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当你想做一件事情时,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

“美丽乡愁”成立的第一年,彭婧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追根溯源探寻自我。2015年暑假,她召集了40位心系家乡的青年,共同去编写关于祥云的乡土文化读本。在找寻自己与家乡的联结中,彭婧迈出了人生中的很多个“第一步”,在不断的试错中前行成长,也带领着“美丽乡愁”去探寻更远的路。

得益于诺邓读本的尝试,在编写祥云乡土文化读本时,彭婧和她的团队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她们会事先定好读本的大纲,再根据大纲的内容招募合适数量的志愿者,每个志愿者都有相应的分工,以此做统筹。彭婧和她的团队强调“一方水土一方人”,大纲中会保留当地特色的内容,但同时大纲最后一章必须是“作为当代青年,你可以为家乡做什么?”,意在唤醒青年对家乡的认同感、归依感,从而激发青年保护家乡的主动行为。

同时,学习工程管理的彭婧还会把管理学的一些理念运用到读本的编写中去,比如设置了专门的时间节点,以便把控进度,同时严格按照读本的工作量来考虑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避免资源的浪费,让公益更有成效、更专业化。

在招募志愿者时,不同于以往有学校的平台做支撑,这是彭婧第一次尝试纯粹依靠自己个人的影响力去做。她通过“美丽乡愁”平台公众号、微信朋友圈发布志愿者招募令,最终是以“熟人联结熟人”的滚雪球方式,召集到了40位热血的本地青年,有公务员、大学生村官、打印店老板等。这些人素昧平生,但能为了一件“大家共同的事”聚在一起,并尽自己所能贡献力量。这是彭婧第一次意识到公益活动中社区动员的力量,为她日后开展更大规模的“涟漪”行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为了将祥云文化读本做得更好更完善,彭婧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朝气尝试去对接政府资源。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向祥云县县长寻求帮助,县长在听取她的介绍后,非常爽快地帮她对接到了当地文化局和旅游局,彭婧因而了解到了更多关于祥云的宝贵信息,这让她由衷感到“当你想做一件事情时,全世界都会来帮助你。”

“没有做这件事之前,自我介绍时我会跟别人说我是云南大理人,现在我会说我是大理祥云人。我对家乡的认同感更强了,内心的自我认同感也更强了。”自我认知清晰而明确的变化,更加坚定了彭婧“乡土文化传播和教育是一件正确的、值得去做的事”的信念感。

因对乡土教育的持续关注和身体力行,以及所表现出的强烈社会关怀和出色的行动能力,彭婧当选2014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也正是在对乡土教育和乡土文化传播的长期实践中,彭婧发现自己热爱教育,因而她决定留校担任数学科学学院辅导员,以期充分发挥自己对教育的热忱以及所积累的丰厚经验。

2016年,为了离“乡土”二字更近一步,彭婧选择攻读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硕士,师从学院建设与房地产系何芳教授,在老师的支持下,进一步将专业知识与项目实践做结合,开展乡村研究。随着彭婧的人生顺利进入下一站,“美丽乡愁”也迎来了它前行道路上的重要节点。

“美丽乡愁”始终聚焦在乡村,“但其实城市也有乡愁”,在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的建议下,彭婧将目光转向自己脚下的土地—上海,开始思考如何做城市文化的梳理。考虑到上海“依水而生,因水而兴”,彭婧决定启动水文化项目,招募青年志愿者探访朱家角、枫泾等古镇,共创编写《上海水文化读本》。

同年年底,彭婧凭借自身长期实践的“美丽乡愁”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在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中获得金奖,全国赛区中获得银奖。荣誉加身,责任与梦想同在,为了让“美丽乡愁”走得更远,彭婧和她的团队做了很多的尝试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了“门道”,形成了很多思维工具包,但却始终存在着团队成员后继乏力的问题。“最惨的时候,只剩下我和阿崔(崔家滢)两个人。为了坚持下去,我们每天互相‘打鸡血’似地鼓励对方”。

D:\美丽乡愁\各类照片\美丽乡愁介绍活动照\初期照片\创青春上海赛合照.JPG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最困难的时候,彭婧和“美丽乡愁”依然坚持。2017年夏天,她用自己编写的《七彩祥云文化读本》,为祥云创变夏令营的孩子们上课,教给他们一些活化文化的方法,真正开展了保护家乡的实践活动。2017年冬天她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诺邓古村开展冬令营活动,用的是自己编写业已出版的《诺邓乡土文化读本》。所有的努力,都在蓄积着能量,只待勃发。

未来,我希望“美丽乡愁”成为一个平台型的公益组织

2018年对“美丽乡愁”来说,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七月为始,“美丽乡愁”在云南大理诺邓古城,开展了一场以“我的未来我的家”为主题的创变营,九天的时间,孩子们最终主导、共创了一场乡土文化公共展览。

在整个过程中,“美丽乡愁”充分为孩子们赋能赋权,引导他们去自主思考展览的主题、形式等,孩子们定下了“要让1000个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要让至少10000个人爱上变化中的诺邓”的目标。最终,这场从构想到实施全部由孩子们一手操办的展览大获成功,成为了诺邓古村的“公共事件”。

展览当日,一支许久没有机会在自己村子人面前表演的乐队,也得以再奏弦歌。这支洞经古乐乐队由当地七八十岁的老爷爷组成,他们所演奏的乐器都是自己制作,所演奏的乐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后继无人,平日里除了喜事、祭祀外,很难有机会表演。此次展览,传统乡土文化得以焕发生机。

此外,整个展览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在当地孩子们的包揽下,由村子里的大人主动承担,“美丽乡愁”团队做的更多的是外部资源对接的工作。这极大地启发了彭婧,在做乡土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时,可以以儿童为载体去撬动他背后的家庭,从而以家庭为连接去撬动整个乡村或社区,这也为“美丽乡愁”2019年在诺邓创办“一诺千集”的创意集市埋下注脚。

同时,“美丽乡愁”于2016年启动的上海水文化项目,也在2018年以更丰富的形式得以延续。10月,“美丽乡愁”开展了一场上海水文化公益挑战营,20余名志愿者以开源共创的方式,共同去思考上海水文化的价值,共同探究如何更好展示上海水文化的魅力; 11月“美丽乡愁”推出涟漪行动第一期“百人思源计划”,110名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化身“家园水文化传播使者”,走近广大中国的江河湖海,在寒假期间返乡搜集家园水故事,向更多人展现家乡形象,弘扬家乡文化,共同绘制一幅中国水文化地图。

2018年“美丽乡愁”还尝试了很多的跨界合作,希望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助推乡土教育的发展。春华秋实,2019年“美丽乡愁”迎来了成果丰硕的一年:

2019年“美丽乡愁”延续了“共创诺邓节日”的概念,以“一诺千集”创意集市的形式链接村民力量,复兴古道文化;

2019年“美丽乡愁”在同济大学团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大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百人思源计划”的成果——“涟漪·家园:百名青年家园水故事”两次展览在校内外展出,并举办展览同期论坛——“涟漪·行动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共创青年论坛”,吸引了更多公众力量的关注和参与;

2019年“美丽乡愁”开启涟漪行动第二期“家乡的味道”,召集志愿者寻找家乡独特的韵味,参与乡土文化的记录和保育;

……

在前行的道路上,彭婧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考,不懈的行动,在时光流变中以务实之举坚守初心。在她的带领下,“美丽乡愁”从项目型公益组织向支持型公益组织转变,从自我赋能向赋能他人转变,让梦想的光亮持续照进现实的罅隙间。

“很多人都会问我,‘美丽乡愁’做的事情,到底改变了什么?”最开始彭婧会觉得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从而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中,但现在她会用两个小故事给你答案:

“2017年我们在诺邓做冬令营时,辩论课有个辩题是如果你有一个老房子,你愿意租给外来人还是自己使用?当时有个小男孩回答说,不管是谁,只要我有一口气在,我不会让任何人来损害诺邓。话语稚嫩,却饱含着对家乡的浓浓爱护之情”。

“还有个小姑娘杨治城,从我们2013年去诺邓支教起,每年她都会来参与我们的活动。2018年诺邓展览创变营时,小姑娘说希望每年8月都有一个属于诺邓的节日,无论美丽乡愁的姐姐哥哥们来不来,我们都可以传播诺邓文化。2019年她成长为诺邓集市的总负责人,很多东西都是她来统筹的,她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也具备了传承家乡文化的素养”。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个体层面的改变汇聚成磅礴的信仰,支撑着彭婧一路坚持。宏观层面的数据更是让彭婧信心倍增,2018年开启的第一季涟漪行动,招募到100多位志愿者。2019年第二季涟漪行动启动时,有30%左右的志愿者复报,最终400多人成团。这也促使团队在2020年将“美丽乡愁”正式注册备案,以民间公益组织的全新身份继续前行。

回溯过往,最开始是诺邓古村的李文宏老人在彭婧的心中悄然埋下了一粒种子。在时光的洪流中,这粒种子得以生根发芽,孕育出了“美丽乡愁”。滋养这粒种子的,是流淌在彭婧血液里的“公益心”,是志同道合伙伴的一路相随,是前行路上师长的谆谆教诲,是苦干实干的开拓志气和务实追求,是智慧深处的闪光思考……

彭婧她们的人生也的确因“美丽乡愁”而改变,小伙伴崔家滢因为“美丽乡愁”在师从学院贾广社老师完成硕士学业后,从经管转而攻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博士,彭婧则立志持续通过团队的努力,激起遗产保育接力的涟漪、地方文化营造的涟漪,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涟漪,探索乡土文化志愿者项目可持续运作,带动更多的青年人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播者和先行者。

她们身怀同济学子的家国情怀,在朗朗读书声中,丰盈自我成长;在时代的光轮中,得诸社会又还诸社会。她们从公益的参与者变成了组织者,从乡土文化的旁观者变成了乡土文化的“播种人”。她们学以报国、绽放青春,从被簇拥的那束光变成了小小的光源,照亮了脚下的路和自己的一方世界,也为更多角落带来青春的馨香。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