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后中国的信贷配置与稳就业成效
发布时间:04-25-22

钟宁桦, 解咪, 钱一蕾, 邓雅琳

《经济研究》2021年第9期

 

推荐理由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直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面对新冠疫情冲击,我国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类似的,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国同样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稳就业”“稳增长”等多重目标,远快于其他主要国家与地区。那么,我国究竟是如何于危局中快速实现就业稳定的?进一步,在应对危机时,可能需要暂时牺牲就业的质量,应如何以更小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效?通过分析多套企业数据与逐笔贷款数据,本文剖析在近期两次全球经济危机后,我国出台的“四万亿”计划等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所做出的贡献与相关的代价,也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如何在应对危机时,实现短期内稳就业与长期中追求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间的平衡。

作者简介

钟宁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经济与金融系主任、经管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一级学科负责人、博士后流动站副站长、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宏观金融、公司金融、金融市场、中国债务问题、中国贫困问题。

解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公共政策评估、宏观金融、公司金融、中国债务问题。

钱一蕾: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中国债务问题。

邓雅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

稳就业;经济危机;银行信贷;新增投资;借新还旧

内容简介

追求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本文探究在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如何快速实现稳就业,具体分析各类企业在稳就业方面所做贡献与付出的代价。通过分析多套企业数据与逐笔贷款数据发现:在“四万亿”计划实施期间新增信贷的支持下,国有、大型与受计划支持行业内的企业在短期内做大规模逆周期投资、并大幅扩张雇员,然而由于后期绩效变差及偿债压力加剧,难以持续大幅增加就业。而民营、小型与未受支持行业内的企业在短期内未增加投资或就业,所获信贷显著提高了其在危机中存活的概率,且由于后期绩效改善而创造就业的幅度更大。因此,着眼于以较小代价取得中长期内较大的稳就业成效,在应对危机时可将更多资源投入保中小市场主体。

 

(链接:经济研究2021年9月刊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