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刘虎沉:买得放心 用得舒心
发布时间:05-16-23

商品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保质量安全就是保民生。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将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列为质量治理现代化的重点任务,为新时代健全商品质量体系指明了目标方向,对进一步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健全商品质量体系涉及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消费者等多元主体,涵盖质量分级、质量认证、质量检验检测、品牌建设等若干重要工作,是一项点多、面广、线长的系统工程。商品质量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基本保障。健全商品质量体系能提升供给质量,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构建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让质量发展真正利民惠民。

近年来,为提升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我国不断推动商品质量体系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22年我国制定、修订国家标准2266项,新制定标准达1382项。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国家质检中心869家,产品质量、体系和服务认证机构1128个,累计完成对94万家企业的认证。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成为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发展大局的重要战略举措。

然而,当前商品质量体系尚不健全,成为阻碍质量强国建设的关键堵点。部分产品内销和出口执行的质检标准不同,与欧盟标准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商品质量消费维权和赔偿额度在国内外存在差别,一些无良企业在出口、内销商品质量上搞“双标”,导致大量“需求外溢”。

健全商品质量体系,需要牢牢锚定质量强国目标,在实践中科学统筹政府和市场、规范和创新、国内和国际的关系,以有效商品质量体系护航质量强国建设。

其一,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始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政府应加快完善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检验检测业务引入社会资本“活水”。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与政府部门全面脱钩和转企改制,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实现市场化运作。试点推广质量分级评价,发挥政府采购和市场化采信机制的协同作用,以强化优质优价为导向,激发企业提升商品质量的积极性。

其二,要兼顾好规范和创新的关系。为规范健全商品质量体系作出安排和部署,推动相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质量分级制度,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和完善质量统计监测体系。以制度体系为尺,推动技术赋能商品质量体系。围绕计量测量、检验检测等重大质量技术变革,自主研发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计量仪器和检验检测仪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与质量分级、质量认证、质量统计监测等应用领域深度融合,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供应链、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商品质量体系。

其三,要统筹好国内和国际的关系。立足内需,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现中高端消费回流,畅通国内大循环。完善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逐步缩小国内外消费维权和赔偿额度差距,敦促企业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始终将质量品牌建设作为健全商品质量体系的重要抓手,以“中国匠心”打造中国品牌,巩固拓展中国品牌日活动等品牌发展交流平台,借助媒体融合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传播效能,推动中国商品价值向“微笑曲线”两端跃升,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技术变革下质量提升策略与质量强国建设路径研究”首席专家

来源:同时发表于《解放日报》2023年5月16日 第9版上观新闻 2023年5月13日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