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可信AI实践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06-02-23

陈强,贾婷,敦帅

《上海大学学报》2023,40(3):19-36

 

推荐理由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及治理重点等方面的研究判断,多是基于专家先验经验对预期应用场景的推理和评述,缺乏现实数据和典型案例的验证和挖掘。随着发展可信AI逐渐成为全球共识,打破了一直以来宏观演绎评述为主的价值判断状态,转向探索可信AI实践的落地机制,但相关理论研究较为缺乏。本研究立足可信AI实践这一范畴,运用扎根理论“自数据中去发现理论”的研究范式,探索出影响企业可信AI实践行为的关键性因素,以寻求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进行进一步实证检验的可能,对构建多主体、全流程可信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陈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技术与创新管理、城市发展与管理

贾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敦帅: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关键词

可信AI实践;影响因素;驱动模型;伦理治理

内容简介

“可信AI实践”是指,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开发、设计制造、部署应用的组织与个人,所实施的旨在控制技术伦理风险,增强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及服务信任和接受度的行动。本研究采用程序性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深度访谈及二手数据的补充挖掘,探究影响企业可信AI实践的深层次因素,建构和发展出可信AI实践理论构架——“可信AI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简称“双因素驱动模型”(Two Factor Driven model,TFD model)。结果发现,可信AI实践意愿、使命、制度环境和能力4个主范畴,对企业可信AI实践存在显著影响。可信AI实践意愿和实践能力是内驱因素,可信AI实践制度环境作为间接因素,调节着企业可信AI实践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信AI实践使命作为间接因素,则调节着企业可信AI实践能力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且各范畴下构成因子对变量的影响方式和作用路径不同。

目前,国内外大型科技公司的可信AI实践虽发挥着重要示范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还要打造对行业内不同企业实体都产生正向影响的可信AI生态。企业是可信人工智能实践的核心主体,但不是唯一主体,需要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全流程多方共建的治理机制是发展共识。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构建了“可信AI实践生态框架”,尝试为多主体在可信AI实践中的作用发挥,提供一把“量尺”,使可信AI实践成为有本之木。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