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or off: The triggering effect of underperformance duration 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开或关:绩效期望落差持续度对合作创新的触发效应)
发布时间:08-01-23

苏涛永、郁雨竹、陈永恒、Wanrong Hou

Technovation 2023 Vol.126 P102817

 

推荐理由

绩效反馈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企业的战略行为与管理决策,尤其是当实际绩效低于期望绩效会形成期望落差,促使企业进行问题搜寻并影响其响应行为。大多研究关注期望落差的强度维度,对时间因素在该主题中的重要性缺乏关注,持续性的期望落差与偶然性的期望落差反映了企业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并影响问题搜寻的距离和风险承担的意愿。本项研究结论对绩效反馈理论中持续度维度的后果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拓展,同时丰富了合作创新行为的前因研究。同时,对于企业合作创新战略的调整以及管理者特征在公司治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均有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苏涛永(Taoyong Su):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郁雨竹(Yuzhu Yu):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永恒(Yongheng Chen):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

Wanrong Hou : Robert C. Vackar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 University of Texas Rio Grande Valley

关键词

Underperformance duration; Performance feedback theory; Cooperative innovation;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Growth pressure; Survival pressure

内容简介

本文将绩效期望落差持续度和合作创新建立联系,后者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非本地搜寻模式,与绩效反馈理论中的问题搜寻逻辑相匹配。那么,绩效期望落差持续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合作创新行为?不同期望参照对象(历史与同行)的选取对二者关系有何差异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如何在二者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作用?本文将组织压力引入到绩效反馈理论,以期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

通过对我国医药制药行业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9年的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有如下结论发现:(1)绩效期望落差持续度会影响企业成长压力与生存压力之间的平衡,进而触发合作创新从“开始”到“停止”的开关,二者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2)与历史绩效期望落差的企业相比,同行绩效期望落差的企业需要更长的持续时间才能达到倒U型曲线的拐点。(3)管理者过度自信弱化了主效应之间的倒U型关系。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