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路径研究——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定性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12-11-23

夏明,周文泳,谢智敏

《科研管理》2023年第44卷第3期65-74页

 

推荐理由

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迭代创新,并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产业升级的新路径和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本项研究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引入基于组态视角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人力、资本、研发、设施、制度和市场相关因素影响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复杂因果机制和组态效应,为地方政府的数字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和思路借鉴。

作者简介

周文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创新生态与科技评价、产业创新与科技政策、科学质量与技术经济

夏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与技术管理

谢智敏: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业与创新、城市发展管理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技术经济范式;组态分析;模糊集定型比较分析

内容简介

数字经济被认为是新一轮的技术经济范式,本项研究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以69个中国城市为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fs/QCA),探究了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研发能力、数字基础设施、政府规模和市场规模 6 个条件变量对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研发能力、数字基础设施、政府规模和市场规模均不是城市高数字经济质量和非高数字经济质量产生的必要条件。(2)城市高数字经济质量的驱动路径有3条: 网络-资本驱动型、人才-营商环境驱动型和研发-市场驱动型。(3)城市非高数字经济质量驱动路径有2条: 网络-市场抑制型和资本-研发抑制型。(4)政府规模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即较小的政府规模在配合充足的人力资本和较大的市场规模时有助于驱动城市高数字经济质量的形成,但当政府规模增大时却并不会显著抑制这种趋势。

因此,地方政府在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应结合地区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驱动路径,着力发展关键核心要素;另一方面,应在监管层面实现从管制思维向审慎包容思维转变,实现发展与合规、竞争与创新、效率与公平、安全与开放的平衡。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