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刘虎沉: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03-19-24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存量“焕新”与增量“换乘”

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产生,呈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马上干、抓紧干,但绝不是“一哄而上”盲目干,必须把因地制宜贯穿始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还是对新质生产力丰富内涵的准确理解。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简单采用单一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未立先破,而要充分利用各地产业基础,在推动新经济、新技术与新旧产业的渗透融合中实现存量“焕新”与增量“换乘”。

所谓存量“焕新”,指的是传统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所谓增量“换乘”,强调的是发挥创新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向“新”而行的热潮。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出新举措,抢抓机遇、争先布局。但也要看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赶潮流、追热点,不能片面追新求新,也不能搞行政强推。要避免忽视产业规律和区域条件的盲目跟风,避免“大干快上”的冲动,以免“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

打造各具特色的增长极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紧扣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第一,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优化布局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方水土育一地产业。用好各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准确定位产业布局。要聚焦国家战略导向,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资源型地区与周边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合作,对接先进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促进资本、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

同时,可加快发展与资源精深加工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附加值,进而培育一批新兴支柱产业。

第二,依托传统产业基础,处理好新旧产业的关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采用新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深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制造,促进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在发挥好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着力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让新旧产业相得益彰,形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合力。

第三,根据各地科研条件,推动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优势,建立技术攻关联盟,集聚创新资源,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未来技术。

利用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特色学科的比较优势,强化与企业的创新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成果研发、转化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2023-03-19 第9版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