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来自“SN”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08-11-24

罗瑾琏,王象路,程国萍,钟竞,耿新

《管理世界》2024年第40卷

 

推荐理由

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五周年,这一为国家动能切换而生的资本板块,正逐步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公布之后,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改革方向也更加清晰。罗瑾琏教授研究团队一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科创企业如何协同实现多重创新目标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作者简介

罗瑾琏: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王象路: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程国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

钟竞: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耿新: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创新架构;管理者认知;战略性意义建构;赋能一协同机制;科创企业;

内容简介

本文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探析科创板上市SN公司突破高精度北斗/GNSS技术,并将创新成果转为规模化市场应用的创业历程,解构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过程。

研究发现:(1)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是从管理者认知上升到战略性意义建构,进而构建创新架构的认知与行动过程:在初创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导航技术封锁时形成技术自主型认知,通过自主创新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创新单元紧密耦合、董事长嵌入的铅球态创新架构;在发展期,科创企业管理者在面临北斗产业竞争时形成技术孵化型认知,通过技术—市场双元的战略性意义建构,构建探索—利用创新单元结构分离、董事长牵引的哑铃态创新架构。(2)以董事长、总经理共同领导而形成的创新赋能—协同机制是科创企业创新架构产生创新效应的关键:在初创期董事长行动赋能与总经理要素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铅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突破;在发展期董事长认知赋能与总经理文化协同的作用下,科创企业以哑铃态创新架构实现技术升级与技术转化。(3)科创企业经历内部单元聚合、关键资源导入以及运作机制更新,实现由铅球态向哑铃态创新架构的演进。

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揭示了科创企业创新架构的设计逻辑与演进机理,也为我国科创企业通过创新架构设计来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