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29日下午,我院四十周年院庆系列学术讲座第五讲在同济大厦A楼举行,特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吕长江教授做题为《根植中国的会计财务研究思考》学术讲座。我院会计系主任白云霞教授主持活动。
吕长江教授基于中国的现实背景,从“新技术与会计信息的角色问题”“制度变迁与会计研究问题” “有关数字化和ESG研究的热点问题”三个方面展开报告,详细阐释了当前会计问题研究的关键领域及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吕长江教授指出,新技术时代对于会计的信息决策有用和经管责任两个目标产生挑战。在信息决策有用方面,新技术制造了多形态的非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提出了挑战。在经管责任方面,会计信息可能无法适用于高科技、高成长的独角兽企业的薪酬契约和绩效管理。
在制度变迁与会计研究方面,吕长江教授认为制度变迁是进行会计研究的核心,也是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合作或发表外文期刊的关键。他指出了几个在当今研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他强调,要对中国制度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后,探究政策出台背后的理论基础,并致力于对会计理论甚至是经济理论做出贡献。
在数字化与ESG研究方面,吕长江教授指出,数字化和ESG转型是企业必须适应的时代发展要求,但这并非一蹴而就。成功的转型需要企业领导的全面认同,并需构建懂得业务、战略、组织与技术的团队。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一种战略转型,企业需从理念上进行变革,以促进商业流程和商业模式的更新。吕长江教授强调了ESG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企业必须在关注环境与社会责任的同时,寻求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他指出,如何有效地计量和实施ESG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最后,白云霞教授对报告进行深入点评与高度评价。她表示,自己多次聆听吕教授的讲座,总是受益匪浅,吕长江教授的本次分享让大家对会计财务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会计研究扎根于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智能时代会计理论的变革做出贡献。参会者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吕长江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财政部全国会计名家,先后荣获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称号、宝钢优秀教师教育奖等。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与资本市场、管理会计,发表的论文包括在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顶级期刊20余篇。
(稿件提供:学科与科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