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summary, although gig couriers experienced increased demand during extreme heat, they faced more delays and significant health risks. As global warming intensifies, we are seeing more extreme weather events from heat waves to hurricanes. In face of these challenges, on-demand delivery platforms will have to bal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worker well-being. Additionally, policymakers must address the gaps in labor protections for gig workers. This dual approach will not only ensure a more resilient and equitable workforce, but also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the gig economy.


译文:

极端高温天气给外卖骑手带来了重大挑战,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表现、收入以及健康状况。一项针对中国某外卖平台的研究表明,高温热浪天气会让骑手接到更多订单,但也导致配送延迟增加,同时健康风险显著上升。骑手可能在一个夏天的酷暑中辛勤工作,但额外收入却仅约6美元。平台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重视极端天气对零工经济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以满足用户需求,同时平衡运营效率与骑手健康之间的关系。

极端高温对外卖骑手的影响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高温热浪、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变得更加频繁且严重。这对像外卖骑手这样的户外工作者而言尤为不利。每当酷暑来袭,骑手们需要在高温下争分夺秒地完成订单,与配送迟到所面临的罚款和高温引发的健康风险作斗争。在中国的美团、西班牙的Glovo和印度的Swiggy等外卖平台上,这种情形屡见不鲜。与此同时,由于骑手通常不具备正式员工身份,他们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这让问题更加复杂。

我们通过分析中国某外卖平台的数据,研究了高温热浪对骑手工作表现、收入及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高温天气会带来更多订单,但也会导致更多的配送延迟以及骑手健康成本的上升。如果没有适当的干预措施,这不仅会损害骑手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削弱客户满意度,并威胁外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平台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应认识到极端天气对共享经济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优化算法)以同时满足消费者和骑手的需求。目标是在保障运营效率的同时,兼顾维系这些系统的共享经济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

订单激增但收入微薄

中国的外卖平台每天需要处理高达6000万单的订单,约有700万名骑手参与配送。如此庞大的运营规模和复杂性,使得平台在高温天气订单激增时难以及时应对,只能依赖现有骑手承担更多任务和延长工作时间。

我们的研究基于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上海和杭州两地1272名骑手完成的58万多笔订单。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外卖行业发展的初期,当时平台主要集中于食品配送,服务类别单一,避免了多种类别服务带来的复杂性,有助于我们关注高温的潜在影响。

研究发现,在7月和8月这两个最热的月份中,随着气温升高,每小时的订单量显著增加。具体而言,当气温上升5°C时,每小时平均订单量会增加36单,相当于增长了9.6%。我们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热指数来定义“高温热浪天气”,在这种“高温热浪天气”下进行户外活动是“危险”或“极度危险”的。数据显示,在高温热浪期间,骑手的平均工作时长比平常增加了6%。

当顾客因为高温不愿外出就餐、转而使用外卖服务时,骑手不得不应对更高的工作量,同时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中。然而,尽管订单量的激增为骑手带来了9.1%的工作负荷增长,但收入增长却不成比例。在高温热浪天气下,由于订单分布更分散且需求多样化,延迟配送的情况更为常见,导致订单配送延迟率增长了21.8%。这些延迟不仅增加了骑手的负担,还因为罚款减少了他们的实际收入。研究发现,骑手每小时的额外收入仅增加约1元人民币,这甚至买不起一瓶矿泉水。

健康风险是另一个巨大隐患。骑手因延长工时和高温暴露而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医学研究表明,在最热的两个月中,骑手的健康成本可能增加501元人民币。然而,考虑到骑手没有正式的员工身份,因此缺少医疗保险的覆盖,这种情况下的医疗开支可能高达11204元人民币。作为对比,两个月的高温天气给骑手带来的额外收入仅约为545元人民币。

骑手通常为了眼前的收入不得不选择在高温下工作,而忽视健康风险。长期来看,这种状况可能导致工作倦怠、缺勤和流失,从而进一步加剧平台的用工难题。

对平台和顾客体验的双重影响

高温带来的订单激增不仅加重了骑手的负担,也对平台的运营和顾客满意度构成挑战。研究显示,当气温升至35°C时,配送延迟的概率显著上升。在上海和杭州,35°C时的订单延迟率接近25%,而在较温和的20°C时,这一比例仅为20%。

配送延迟不仅损害了客户当时的服务体验,还可能影响客户未来的订单需求,进而对平台的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应对极端高温的策略

了解高温天气对外卖骑手和平台运营的影响是应对挑战的第一步。平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缓解高温天气的影响:

  1. 优化配送算法: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中的骑手优先分配更短距离或更轻任务的订单;
  2. 规划休息区域:优先选择配送路线中包含遮阴或补给点的线路;
  3. 提供防护支持:发放水、食品、防晒霜以及降温设备,改善骑手的工作条件;
  4. 风险提醒:通过平台提示骑手注意高温中暑的风险,并鼓励适当休息。

例如,中国的美团在包括上海在内的高温城市部署了移动服务站,提供冰饮、防晒用品和雨具。上海市政府还设立了超过1万个服务点,为骑手提供避暑支持。纽约的Grubhub与e-bike租赁平台JOCO合作,为骑手提供室内休息场所,并为他们提供职业意外保险及高温紧急求助App。印度的Zomato则启动了“避难所计划”,为骑手建造休息站,提供干净饮水、急救物资等服务。

此外,政策层面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虽然部分平台尝试引入高温附加费(如越南Grab),但消费者反对声音较大。而新加坡计划于2025年实施《平台工人法案》,为骑手提供工伤赔偿及集体谈判权,这是一项值得参考的政策创新。

总结

高温天气虽然为外卖骑手带来了更多订单,但也加剧了他们的健康风险和工作负担,而微薄的额外收入远不足以弥补这些成本。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外卖平台和政策制定者需要共同努力,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保护骑手的健康与权益。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不仅能确保零工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有助于打造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工作环境。

 

作者:卢峰(美国普渡大学Mitchell E. Daniels, Jr.商学院和里根斯特里夫医疗工程中心的教授)、葛润(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毛文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