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cating Inventory Risk in Retail Supply Chains: Risk Aversi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Outside Opportunity(零售供应链中库存风险的分配:风险规避、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机会)
发布时间:04-21-25

侯成凡、吕梦石

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2024

推荐理由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零售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库存风险,在小微零售商中尤为显著。尽管传统观点认为,将库存风险转移给制造商更有利于风险缓解,但现实中因零售需求信息不对称性与外部机会风险的存在,将库存风险留在零售商侧是否能带来更好的激励效果和供应链效益?对此,我院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副研究员侯成凡围绕风险规避、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机会风险三者的交互作用展开深入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侯成凡: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副研究员

吕梦石:Mitchell E. Daniels, Jr. School of Business, Purdue University

关键词

供应链风险管理、合同设计、风险规避、信息不对称

内容简介

随着零售业态的不断演变,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合同设计不仅需要考虑需求不确定性与风险偏好差异,还必须面对日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实际业务中,零售商通常掌握自身的市场需求和外部机会信息,而制造商对这些信息难以全面获取。此外,零售商在做出订货决策时,往往还面临来自其他供应商的竞争压力和机会成本。在此背景下,传统性的基于完全信息或对称信息假设的合同机制,难以有效激励零售商作出符合整体供应链利益的订购决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博弈论建模方法,系统分析了在制造商为风险中性、零售商风险规避的背景下,如何在有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机会风险的情况下设计库存风险分配机制。研究发现:

  • 当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较高且外部机会风险显著时,让零售商承担库存风险,在激励订购决策、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方面,可能优于由制造商承担库存风险的方式。
  • 当零售商的风险态度差异和外部机会风险足够大时,由零售商承担库存风险不仅有助于制造商获取更高利润,还可在适当条件下完全消除信息租金。
  • 本文进一步揭示了产品利润率和需求不确定性对零售商效用的影响机制,并将结论从特定风险度量(如CVaR)拓展至一般一致性风险度量,提高了模型的理论适用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该研究对长期以来关于库存风险应由谁承担的主流观点提出了修正,丰富了供应链合同设计理论,并为实际合同选择与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