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张超:以数智化推动绿色消费转型
发布时间:07-22-2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传统基建投资下滑、外部贸易争端加剧的双重压力。大力提振居民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不仅为短期内稳经济注入活力,长期来看,更是新发展阶段实现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绿色化和数智化是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方向。推动数智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以数智化驱动生活方式绿色变革,为破解绿色消费困境提供了新路径。

弥合信息鸿沟,为绿色消费提供全链条数据支撑。数智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大数据监测、采集、核算、分析等环节,有助于构建更加透明的信息环境,促进绿色消费决策。在绿色低碳产品消费领域,应用碳排放精细化检测、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可实现从原材料开采加工到产品使用和废弃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存证,建立产品“碳标签”和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帮助消费者做出低碳消费选择。在生活和公共服务用能用水方面,具有实时监测、在线反馈、智能控制功能的智能电表、智能水表逐渐普及,使居民家庭和公共建筑的能源、水资源消费变得透明化、可感知、可调控。绿色消费的数据支撑正在朝体系化、全覆盖的方向发展。线上消费场景拓展和互联网平台渗透,为打造居民消费数据底座,构建个人绿色消费档案提供了可能性。例如一些城市试点建设“碳普惠”平台,整合公交出行、绿色产品购买、垃圾分类、家庭水电消费等多源数据,建立居民碳账户,并将减排行为折算为可兑换的“碳积分”,探索绿色消费返利积分模式。

创新消费模式,推动从产品拥有到服务享有的理念变革。数智化技术通过供需精准匹配,创造新的消费场景,重构消费逻辑。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正是这一变革的典型体现,其本质是改变产品私人拥有、私人使用的传统消费模式,转向使用权导向的服务消费模式,能够在控制耐用消费品存量的前提下,增加服务流量,实现服务供给效率倍增。在共享交通领域,出行平台基于实时订单数据和智能调度算法匹配出行需求与交通服务供给,开发共享单车、拼车、顺风车等多样化的出行模式,提高匹配率、降低空载率、增加日均使用频次,实现交通系统层面的碳排放减量。与此同时,共享办公空间、共享家电、共享衣橱、共享厨房等商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不仅减少用户的一次性固定投入,摊低提供单位服务的经济成本,也打破了固定资产和耐用消费品对私人用户的锁定效应,给予消费者更加灵活的选择空间。除了改变实物类产品的服务供给模式,虚拟现实等数智化技术还能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如在线看房、虚拟家装、虚拟试衣间等新应用突破了传统线下消费场景的局限性,降低消费者搜索成本、试错成本和决策成本,提升消费体验。数智化推动的消费模式革新往往具有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效果,一方面新模式创造了新的市场,激发消费活力;另一方面,共享场景和虚拟空间中以服务为导向的消费形式,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影响强度。

改变消费行为,以“助推”方式重塑消费者的环保选择。数智化技术与行为科学结合,为绿色消费行为的养成和固化开辟了新途径。这类通过优化决策环境,精心设计选择架构,以近乎零边际成本的干预措施改变行为的模式称为“助推”。众多线上消费平台已经开始探索形式多样的“助推”方式,通过改变默认选择、设置提醒、个性化推荐等途径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例如,外卖平台将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设定为默认选项,通过默认效应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电商平台显示同一区域有多少消费者选择绿色环保产品,引发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促进绿色产品的销售;社交平台发布绿色行为排行榜,提醒用户在其所在社群中所处的位置,引入同伴压力,激发人的竞争心理;更为复杂的个性化“助推”借助大数据分析,形成用户画像,有选择性地推荐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提高复购率。数智化助推充分利用人们的心理特征,潜移默化地强化并巩固绿色消费行为,植入绿色消费的社会准则,通常具有低成本、易推广、可规模化的优势。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来源:《文汇报》 2025-07-21 07版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