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平:应急响应与前线指挥管理
发布时间:04-29-09

      这里有一个实证研究,以火灾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四大类二十七项灾害事故都可以应用动态立体灭火救援圈这个理论作为基础建立我们所有的预案,这个是我在江苏当总队长时候搞的,搞完这个预案以后,常州一个油库刚刚搞完数字化预案,演习后的第四天就着火了,用了3小时时间就把六千立方的储罐火灾扑灭了,所需要的灭火强度以及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计算出来。有些灾场需要领导和专家迅速的调集人员,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可以在哪从几个城市调用哪些装备,最多只能调1/2,要防止同一时间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还有药剂,张家港这个地区药剂足够,所以药剂圈就在本市范围,还有所有水资源,包括水码头,供水圈如果放到西北新疆地区,供水圈就可能非常大。所有装备器材在第一时间调集,灭火时候什么时候进行总攻,心里就非常清楚了,所有东西调集到位以后才能考虑什么时候最后发起总攻,只要一启动预案,就知道什么时候能把火灭掉,包括其它灾害也是一样的,所以有时间圈,平面及立体运送,然后就会找到最佳的立体灭火救援圈。

  我们的整体构架是中央层面省里、市里、县里,依托我们全国消防部队的数字化网络,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在第一时间发出我们的调集命令,同时调集所有的资源。不是所有的消防队都是特勤,特勤是我们消防部队应急各类灾害事故的精锐部队。十几年以前国家就非常重视一期、二期的特勤部队建设。这张是全国的特勤分布点图。

  在灾场里,非常重要的就是通信,我们进去以后三天以内跟指挥部失去联系,卫星电话都用不上,马路通了以后开了一辆通信指挥车进来之后才使我们的通讯正常,南京的同创集团这次带着他们自己的装备跟湖南消防总队到了前线,所有的图像传输和视频传输全部是通过他那台机器对外传输的,我们还救出了179小时的幸存者,从灾害角度,我觉得72小时以后大型装备必须上去,因为大灾后必有大疫,第三天、第四天进去的时候味道非常浓,十几公里都可以闻到,像马元江活179小时的情况是因为受伤很少,如果是重伤的话,埋在下面得不到及时救治,可能早就死了。国外有规定,多少小时以后大型机械必须上,得考虑到全国人民的安危,大灾以后如果发生大疫,要统筹考虑。

  我们能够降低行政成本的主要原因,我们是24小时执勤备战的现役军人,地方8小时工作制的的救援部队,要付出3倍的人力成本才能相当于我们,因为要三班倒,他要回家。俄罗斯是消防救援总局紧急状态局,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从灾难中走过来的,我觉得非常好的东西我们就得学习。去年消防部队参加除灭火之外的抢险救援已达到66.8%,救援次数已经远远超过灭火次数,各种各样的灾难。实际上洪水我们也救,各种灾难都参与,包括空难、火车、房屋坍塌、恐怖袭击。

      2008年7月6日,“中国灾备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灾备管理未来》。新浪财经独家网络支持本次会议。

    (朱力平系公安部消防局总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少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理事)

(来源:新浪财经)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