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次级资本市场
发布时间:04-29-09

[发布单位: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09-4-9 14:54:04]

      构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路径。上海在确立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后,也必须以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化发展为切入点,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以期更好地发挥和增强服务全国的功能,同时为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目前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东京、纽约、伦敦以及香港,除建有比较规范的、规模也很大的证券交易所市场外,还建立了包括直接的产权转让市场、信托融资市场、柜台交易(OTC)系统、金融交易市场、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市场等多种场外交易市场。在笔者看来,这些可以统称为“次级资本市场”。各层次资本市场相互依存,有序衔接,才能促进储蓄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投资,引致更大的资本形成,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上海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货币市场和初具规模的资本市场。但就整体而言,还存在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失衡等问题,使得企业融资渠道狭小,资本的流动和配置受阻。所以,从操作层面考虑,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尤其要加强“次级资本市场”的建设。

  现阶段我国虽然在深圳建立了中小板市场,上市企业已有100多家,但与中小企业占据全国经济半壁江山的现实相比,中小板市场目前的规模还远远不够。至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与产权交易市场,则普遍存在着流动性不足、交投清淡、交易手续繁琐、各自为政、低层次重复建设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融资和股权交易的需求。而处于全国性层面的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设定了较高的门槛,很多企业难以跨越,这些企业要想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只能依赖于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次级资本市场的发展。

  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相比,我国次级资本市场体系不仅不完善,而且缺乏明显的市场分层和子市场间的良性互动,整体服务能力低下。具体主要表现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二板市场,缺乏有效的场外柜台交易市场以及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等。切实把握中小企业成长和创新的规律,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内在特性,加快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次级资本市场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次级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助于其自身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些功能主要是:为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为创业投资提供顺畅的退出机制;促进主板市场发展,实现互补、共赢。以上述三项功能为基础,我国次级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应是服务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市场;注重上市公司成长性、讲求上市公司质量的市场;培育创业者理念、催生创新机制的市场;与主板市场有明显区别但又存在适当竞争、相互促进的市场。

  资本市场要实现高效运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前提:价格主要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有众多的参与者,保持市场的竞争性和活力;有科学合理的市场结构。然而,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大多只注重强调形成市场竞争的前两个前提,却忽略了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的市场结构问题。当前制约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水平提高的,正是市场结构的不完善。而且,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遵循的是从非证券资本市场到证券资本市场,从产权交易市场、场外柜台交易市场到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入市标准逐步严格,企业规模和素质也呈阶梯式上升的规律。我国由于特殊的原因,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采取了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因此,当我国以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为蓝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时,次级资本市场的发展被忽略了,各种次级资本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上海应充分抓住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机遇,加快解决我国资本市场“层次单一,服务能力不高”等问题,通过完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各种次级资本市场,为国际国内金融资产、股权资本提供完整的交易平台,确保我国经济增长所需资本的形成,提高我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和整体竞争力。

(作者张鑫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魏碧丽为硕士研究生)
2009年04月08日   上海证券报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