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大学全方面攻略指南
发布时间:01-09-15

 

本人非常有幸,能够在2014年的秋季,得到了学院的公派交换生名额前往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为了方便在我之后的学弟学妹们了解,熟悉,全方面认识这所大学以及从同济大学出国的相关手续,我以我的经验为蓝本,从申请学校开始,一步一步为各位详细介绍整个交流过程中的各种攻略,指南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帮助,为学弟妹们出国尽一份力。
 
维多利亚大学申请指南
1,出国交流申请是一个及其费时费力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不要把一切事情都拖到最后再去完成,从拿到学院方面的通知开始就可以开始准备了。宁可每周都完成一点材料的准备,一点一点积累,到出国前能够不慌不忙把所有的文件都准备好,这是最好的做法。
2,在拿到学院的确认书,确认得到资格之后,学院外办老师会把UVic的申请要求邮件转发给你,里面有几张表格,包括一份checklist,两份课程大纲(春秋季都有),一张申请表格(student application form),和一张选课表格(course preference form)。按照checklist的要求一张一张填写,打印,制作出来,完成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有几张表格是需要提交多份的,比如申请表,要求用电脑填完的电子稿一份,打印出来之后,签上姓名,再扫描进电脑,再存一份。选课表也是同样需要两份,千万要注意。
3,所有表格提交完之后发给对面学校就行了,如果你想在对面学校住宿舍,那么请尽快根据学校发给你的邮件中的连接,去申请宿舍。本人是租住房子的,所以没有做这一步,但是听学姐说宿舍很难申请,而且过了时间就停滞受理了,所以一定要尽快。
 
护照,加拿大签证申请指南
1,护照相关:上海本地同学,应该很方便,我本人是去静安区的一家出入境管理机构办的,不清楚有没有分设的机构之类的,然后网上要先预填,然后准备资料什么的,到时候到现场再问他就行了,这个实在不会百度问一下。然后外地的同学,可以问学校办护照的,请咨询外事办老师。
2,接下来开始申签,上这个网站
切记,通过百度搜索或者是看2014年以前学长学姐们的攻略是没用的!网址已经换掉了!这个网址点进去就是你所需要的所有资料清单(类似checklist),仔仔细细一条一条对照准备就可以了。有两张表格需要下载填写(IMM5257,IMM5645),各填写一张英文版就可以了,不用再翻译成中文的。
3,我们属于“短期学习学生(课程不超过六个月)”类,按照里面的要求还要准备
父母雇佣证明信原件:按照他说的写法来,中英文,不会就百度一下格式
银行存款证明:随便哪家银行都可以,我是中国银行,跟他们说办出国的存款证明就好。金额好像没有具体规定,我存了十万,开给你证明的同时这笔款冻结3个月,但是如果之后有急用可以申请解除冻结的。
通知书原件:复印几份和原件一起带着就行不用准备什么
最高学历公证:我跑的是静安区公证处,但是似乎学校旁边四平路赤峰路路口就有一个公证处,不是很清楚可不可以办,可以去问一下。办的时候带好高中毕业证书和大学在读证明(这张证明相当麻烦,先要在xuanke网上下载申办单,填好打印之后交给教务处:瑞安楼200B,然后在要约若干天后去拿,非常繁琐,我是在申请交流名额打印成绩单的时候一并办掉了比较划算),还有身份证,护照等相关证件,付若干翻译费即可,若干天之后去拿。
4,有两种申签方式,一种直接提交到加拿大领事馆,一种交到徐家汇路555号广发银行大厦二楼的签证中心。推荐后者,快,省心。然后带好所有相关材料,拿号,交给签办人员,确认无误,交钱,走人。加拿大签证不用面试,并且速度奇快无比,一般两周就可以办好。两周左右的时候你按照签办人员发给你收据上面的号码到相关网站上查询即可,如果现实‘your passport has been dispatched….’说明可以拿了。
 
出国前校内手续指南及其他
在取得交流资格之后,你还需要完成大量的校内流程,提交大量的材料,找大量的老师签名!千万不要以为签证办好就轻松了!校内资料包括转学分材料,学院出国申请材料,学校公派出国材料(这玩意要找四个部门签字,签完之后还要跑综合楼,拿到之后还要交给学院,太麻烦以至于我搞了一个月),交流承诺书等等,请认真准备完成。
 
维多利亚大学简要介绍
维多利亚镇地处加拿大的BC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上,在整个加拿大来说处于西南角上,所以比起其他北部地区来说,这里四季如春,气候非常怡人。再加上这里的空气新鲜,绿化茂盛,生态环境超级好,这个小镇就成了诸多渴望能够逃离肮脏的城市,放松自己身心的人的首选目的地了。维大就坐落在这样美丽的一个小镇上。维大真正的占地使用面积并不大,但是由于整个大学被林木和绿化环绕的关系,在维大学习总是能给我一种特别开放特别自由舒爽的感觉。有别于同济,维大的建筑都是美式大学的低矮型楼房,但却非常实用且美观,尤其是它的宿舍区,如果你有幸能够申请到学校的residence,你会有种你并不是住在学校宿舍里,而是住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里的感觉。总而言之,维多利亚大学拥有能够让你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又能安心,清净下来好好读书的硬件设施。
 
课程内容,上课方式介绍
作为一所在加拿大综合排名名列前茅的综合性大学,维大给我带来的学习体验也是不同的。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国内国外大学之间差距非常巨大。简单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一下。
在课程内容安排方面,加拿大的每门课程都相当充实,基本上每门课每周都有3小时的课时,每学期学生可以选的课程数在五门左右。课程绝对数量少就意味着学生在每门课上面可以花的时间就要多很多,有利于对每门课的深度理解。另外,每一门课程的整合程度都非常大,常常是国外的一门课包含了国内5-6门课的内容。虽然这样做会导致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压力非常大,但是在学习理解方面,至少从我个人经历而言,能够达到非常高的融会贯通的程度。
国外大学非常注重自主性和自由性,由几个方面体现:第一,所有课程在课前都需要做大量的预习准备。拿International business 举例子。在每次上课之前,学生都必须把这节课会覆盖的内容全部看过一遍,包括教科书(教授上课不会讲教科书),演示文稿,以及教授课前布置的网络材料,如相关新闻,相关学术研究报告等等,并且教授在上课是随时可能对这些内容进行提问。有时一节一个半小时的课,课前需要一整天来看完所有相关的材料(我有一次看了超过百页的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国外教育非常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只有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都有大量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时间,并且真正由学生来汲取而不是由教授来灌输,这样的才能达到大学应该达到的效果。
第二,加拿大大学的课堂气氛非常之活跃。上面也提到了因为有大量课前阅读材料的原因,所以课上教授经常会对材料提出问题或者是针对这些材料组织课堂讨论。在我这个学期中,基本每一节课上都有或长或短的课堂讨论。甚至,在我的international business 课上,来自美国的教授每堂课只讲课30分钟,剩下的一个小时全部用来分组针对case进行当堂辩论。除去正式的讨论之外,国外学生的发言非常积极。每当一个问题被提出的时候,台下的同学都非常自由活跃地回答,质疑,或者是评论前一位同学的言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台上的教授解释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台下经常会举出若干手打断教授的演讲,然后旁若无人地开始阐述自己针对这个问题的独到看法,或者是拿自己打工的经历来佐证教授所述观点是正确的。这样,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和教授平等而协调,并且目标和步调一致,导致每节课给我的收获都十分巨大。
另外,上课的方式非常丰富,使用的授课手段非常之多。除了上文提到过的课上辩论,还有比如在课上使用一款同步授课软件,学生使用手机和电脑登录,课上随时可以进行电子点名电子提问,同学也可以在自己手机或者电脑上任意浏览本节课的ppt,还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想法post上去,让老师和所有同学都看到;除此之外,教授也可以要求每个同学自己制作一个视频,来介绍你认为的一个公司最重要的五项品质;甚至,教授也有可能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一叠报纸,要求在场所有学生组成小组搭出一个可容纳一人的纸屋(以此学习team dynamics),或者是和身边的同学讨论,设计两种新奇的薯片口味。
综上所述,国外大学在课程创新方面可以说真的是巅峰造极,让大学生上任何一节课都不会感觉乏味或者感觉与其他课程相似,让学生真正能够在自主思考,自由活动中,学习并且永远记住那些知识。然而同时,对于我们来自国内的大学生来说,我们也必须要能够尽快调整,适应这样的授课方法,来争取把我们短暂的交流学习生涯效用发挥到最大。
 
 
课外活动介绍
大学大学,如果光是埋头学习,不顾窗外事,就不能够称作大学了。国外大学的课外活动也非常丰富。开学时候有跟世界各地同学一起疯玩的探索游,学期中可以参加学生组织的各类社团来学到一些技术,临近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有超级丰富的校内活动,学期末还有能够交流食物和各地文化的culture’s day。在我看来,不管你只是短浅的想锻炼你的英语口语,还是你想广交朋友多长见识培养国际视野,这些活动都是你不二的选择。
 
最后,我也不能说我的加拿大之行是完美的,毕竟我还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相比其他人而言没有交到特别多的朋友,也没有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逛遍每一个活动都参加遍,但是这次交流之行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美好的一次学习经历了。我认识了各种人,处理了各种事,解决了各种困难,不断了解,改进,突破自我。比起那些在国内整天呆在寝室和图书馆死看书的人来说,我已经得到了领先。

总之如果你想要让自己进步,一次出国学习的经历是必不可少的,而维多利亚大学,则是你实现这次经历的最佳地点。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