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系统健康,创业才能成功
发布时间:09-23-15

  “国内外大量案例表明,成功的创业更大程度上来自一个健康创业生态系统培育的‘水到渠成’。”昨天,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社科院经济所联合举办的“科创中心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论坛上,上海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于晓宇直言,我国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存在五大问题。

  过分强调政府努力。根据科技部统计,2014年底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达到80000余家,各项数据还在逐年攀升。但也有调查显示,多数创业企业成长性较低。

  于晓宇认为,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中,强调政府努力,但缺乏市场考量。各地政府推出的诸如“政府全额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对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创业起到很大作用。但也应适当考量,降低“门槛”,鼓励大量缺少资源和经验的潜在创业者进场同时,可能也提高了具有竞争力的相对成熟创业者获取资源的难度,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高校等生态系统其他主体的作用,可能形成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扭曲。

  部分系统生搬硬套。“世界上只有一个硅谷。”于晓宇说,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都须根植于当地文化、历史、制度之中。若缺少对本地环境的深刻理解,在构建一地创业生态系统中简单照搬、复制,不仅难以孕育高质量、高成长的创业企业,还可能丢失本地传统优势,造成泡沫式创业繁荣。

  忽视创业体系多样。生物界中,生物多样性是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创业生态体系同样不可忽视多样性。该系统应由企业、金融机构、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共同构成。相应地,创业者、创业企业也并非系统内唯一主角,只有各类主体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才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繁荣。

  过度倚重单一激励。于晓宇认为,将降低资源获取成本作为建设创业生态系统的突破口,如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优胜劣汰机制失效。国外调研结果显示,无论在波士顿还是在约翰内斯堡,创业者最苦恼的是:融资难、招人难。由此可以提出假设:这些并不是生态系统的缺陷,可能是创业过程先天的内生问题。在这一背景下,过度倚重降低资源获取成本的财政工具、政策工具等,其政策敏感性可能降低,导致市场难以筛选出高质量、高成长创业企业。

  重“进入”轻“退出”。于晓宇认为,当生态系统处于形成阶段,应当鼓励大量进入,但当其结构功能相对稳定后,必须考虑如何提供多种有利的退出渠道,让资本、创业者能够有门可出。

  “上市是很多创业企业的梦想,也仅有极少比例的创业者才能通过上市实现顺利退出,但若是企业经营不善,当无法低成本退出时,可能会有更多企业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于晓宇坦言,若不提前疏导预防,创业生态系统中可能逐渐积累大量死而不僵的企业,令生态系统的资源活力降低。

(解放日报 文/彭德倩)

转载链接:https://www.jfdaily.com/kejiao/bw/201509/t20150923_1835392.html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