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如何“走进现实”
发布时间:10-09-15

一带一路,“the Silk Road Economci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简称”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这一盘大棋,旨在建立一个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互惠互利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但怎样真正落实”五通“:道路畅通、贸易畅通、货币畅通、政策沟通和人心相通,还是个不断探索、任重道远的过程。

“一带一路”的核心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应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能提出的最好的大国战略。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在两万五千里长征过程中,一路往西、往北行进。历时两年多,损失惨重,但红军在这次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中,成长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西北对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从地缘上来看,往东中日为钓鱼岛屡有争端,往南菲律宾在黄岩岛与中国对峙,因此针对西北方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事实上是现代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选项。

“一带一路”将会辐射中亚南亚,一带一路刻意避免了美国既有的核心利益和驻军地域,以最终联通西欧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体及其市场。现在中国希望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中欧通道,就必然涉及到如何与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交往共赢的问题。

目前中国在海外的操作模式还是遵循“讲是非、守底线”的核心原则,但在西方世界里通行的是利益主导的强权逻辑。希腊为了摆脱几十亿上百亿的债务,以“退出欧元区”威胁其它欧盟国家,但最终因为被西欧强国通过欧央行掌控了金融机构“死穴”,而不得不接受三巨头苛刻的裁减公共财政和社会福利开支的要求。德法两国主导要求希腊做出如解雇公务员、砍掉公务员养老金的重大改变,但这些举动德法在本国都无法做到。

中国有句古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家债权人的利益、保护自己资本市场投资人的利益,会强迫其他国家一定要去做自己都不愿意干的事。发达国家彼此之间的交往并不依据大是大非的原则,主要还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而认清这一点,对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实现海外扩张非常重要。

所以不能仅仅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还应该多从资本或者说经济的角度来解读“一带一路”战略。说到底,政治还是为经济服务的。全世界所有国家打仗就意味着烧钱,但只有美国能在打仗时一边烧钱一边赚钱。比如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就通过打仗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美国自诩为“世界警察”,表面似乎不乐意见到世界动荡不安。但如美国2014年的6千亿美元军费开支是所有财政开支中最大的一笔经费,如果全球没有任何地区冲突或局部战争,美国每年的军事预算就将面临被削减剥夺的风险。一旦被剥夺,美国的高科技军事能力以及相关的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的技术领先性就会出现断层和断档,最终会导致美国丧失通过技术优势和战争攫取利益的优势。所以从美国自身角度出发,它必须营造全球紧张局势和不断针对中俄等“异己”国家渲染威胁,保持其国民的政治警惕性和危机感,让美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始终处于一个危险但危险可控的世界里。

4万亿外汇储备是“一带一路”的战略性保障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国主要面临两个巨大的挑战。首先是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可持续地为中国提升现有工作岗位的价值创造,获取额外高附加值的收入。其次是如何预防在苏丹、伊拉克、利比亚等地区因地缘政治风险而经历巨大投资损失。要应对这两个挑战,关键是如何捆绑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和企业,放大运用好中国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如何在全球寻找和创造最佳投资机会,且得心应手和卓有成效,才是我们应该亟需思考和着手解决的问题。这已经不是如何如何最快花掉4万亿的问题,而是如何用这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做本金和信用,通过资本运作实现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战略层面的真正保值增值的问题。如何不被藏富于民误导,转换思维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外汇储备,才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国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正因为中国拥有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就意味着中国作为一个金融实体在海外拥有44万亿的投资信用;考虑到投资可以利用的杠杆放大可能,44万以美元的信用意味着中国整体在海外拥有400多万亿的可能投资总量。以最近复星集团收购葡萄牙最大保险公司为例,它投资13.6亿美元购买了其80%的股份,且不论其自有资金比例多少,复星集团由此掌控了该保险公司110亿欧元的资产总量。按照目前复星在海外的操作模式,中国企业可以在海内外融资去海外买企业。

400万亿是什么概念?纽约证交所8000多家上市企业的总市值才16万亿多、全球最值钱的一百家企业的市值不过就是15万亿左右。理论上来说,中国可以把所有的企业都买下来。但为什么中国的财富已经积累到这个程度,仍然买不下来这些海外企业?除了欧美政府不会允许你参股其核心高技术和涉及国防等核心利益的企业外,中国企业也面临着相关国际化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日本企业在70年代国际化受挫的人才瓶颈,对中国企业而言更为严峻。

目前我们看到最多的是,中国买了上千家法国的酒庄了;但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产业格局来说,这只是中国未来大规模海外投资的序曲。我们不能总躲在那些“犄角旮旯”的国家做投资,或在发达国家购买经营不善甚至破产企业和实体资产;中国还是要去拥有我们实体经济升级赶超所需要技术和创新能力及其市场的西方发达国家去,购买IBM、购买沃尔沃等主流核心企业,对接西方发达国家最一流的品牌和最高端市场,最终适应、且按照的欧美国家的思路逻辑运作。为了避免在法国购买酒庄签约瞬间即亏损百分之十甚至更多的命运,中国海外投资人和企业需要更多更好的跨文化,且了解当地市场的一流管理人才为其真心全意地效力。

“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

从美国通用电气收购法国阿尔斯通、法国巴黎银行收到近90亿美元罚单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企业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出能够对接跨国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国际化管理团队。

全球知名企业奔驰在中国做市场,其管理团队三分之二是德国人,但其能力素质非常高,能很好地了解和管理好中国市场;所以奔驰的中国市场表现非常出色,中国奔驰车的价格是美国价格的1.5倍-2倍。假设中国企业到“一带一路”战略辐射的国家去做生意,能有这么强的本土市场适应管控能力吗?

另外,当中国人是其收购海外企业100%的股东,但真的100%掌控这些海外企业来提升其本土工作岗位的附加值及其单位工作岗位的收入水平吗?

2014年大众集团在全球盈利179亿欧元,其中方合资企业直接贡献了其中的52亿欧元,据德方权威机构估计大众集团全球盈利的60%以上来自中国。虽然中方合资企业盈利良多,但始终没有获得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形成全球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大众集团最核心或最高附加值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和制造工艺,都被保留在德国本土。大众最赚钱的中方合资企业是一汽大众,但其中方合资伙伴一汽集团,在过去30年从汽车工业共和国长子沦落为现在的老四。这也是大众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惊人成就的一部分。

德国人在中国大众做的都是附加值最高的岗位,但在中国企业投资的海外企业或者是大陆企业的海外机构如华为欧洲总部,附加值最高的岗位不是中国人在做,而是西欧北美人在做。这就是我们需要克服管控的中国一带一路面临的巨大国际化人才缺口,中国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现在要做的不是悲情一汽,而是要向德国大众对标取经。

从全球来看,最新的附加值最高的岗位在大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以及互联网创新这些领域。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在金融行业启动了大数据分析尖端人才的系统猎取,全球最大的金融企业已经开始雇用此类高端人才,这些人的年薪都高达二三百万美元。但中国在这方面还是相对落后,这是全球高端人才岗位的最新趋势。

如果说中国企业的老板自诩为帅才的话,他们不缺好的士兵;他们现在最缺最需要全球一流的将才,来忠心耿耿辅佐放大自己过去成功的企业家精神和能力。现在最大的问题却是,中国的老板需要将才,但仍然未大幅投资企业内外本土国际化管理人才及其系统科学的培育,而是短视和现实地迷信欧美一流国际化人才。中国企业面临的人才关键短板,是中国精英们没有管控一流国际化人才的经验和能力,这才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最大可行性问题。

本文作者系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兼职博导孟凡辰博士,文章根据其今年在同济EMBA春节班开学典礼上的讲座观点整理而成。

 

关闭 微信扫一扫

X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Master of Global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